【题目】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
两种不同液体,且
、
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在两容器中分放入甲、乙两个物体后(液体不溢出),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甲、乙都漂浮,则可能
B. 若甲、乙都漂浮,则可能
C. 若甲、乙都浸没,则可能
D. 若甲、乙都浸没,则可能
【答案】B
【解析】
(1)对于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由A、B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可知A、B液体重力相等.(2)若甲、乙都漂浮,则浮力等于重力;由于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SA>SB,利用F=pS即可判断甲、乙重力关系,根据V=判断体积关系;(3)若甲、乙都浸没,根据p=ρgh结合GA=GB和SA>SB判断甲、乙重力关系,根据原题深度的变化判断出液体的体积关系.
由于在水平面上容器是圆柱形容器,对于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则已知A、B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所以A、B液体重力相等,即GA=GB;
A和B、若甲、乙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F甲浮=G甲,F乙浮=G乙;由于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A′=pB′,则根据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A′=pA′SA,FB′=pB′SB,由图可知:SA>SB;则FA′>FB′,由于柱形容器中甲、乙都漂浮,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则FA′=GA+G甲;FB′=GB+G乙;
所以,G甲>G乙,则根据m=可知:m甲>m乙,故A错误;由于甲、乙两个物体的密度未知,所以物体的体积大小关系不能判断,可能V甲<V乙,故B正确;C和D、若甲、乙都浸没,
由图可知SA>SB;根据A、B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因为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A′=pB′,根据F=pS可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FA′>FB′,
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为,△FA>△FB;由于甲、乙都处于浸没,则△F=G排,G≥G排,所以,G甲≥△FA′>△FB′,G乙≥△FB′,则根据m=可知:m甲与mB的大小关系都有可能,故C错误;A、B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利用p=
和p=ρgh可知:ρAhASA=ρBhBSB;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时,根据p=ρgh可知:ρAhA′=ρBhB′,由图可知SA>SB;ρAhA′SA>ρBhB′SB;由于△h=h′-h,所以,SA△hA>SBρB△hB;由于甲、乙物体浸没,则体积分别为V甲=SA△hA,V乙=SB△hB, V甲ρA>V乙ρB;则
>
,由于两液体的密度无法判断,所以V甲与V乙的大小不能都有可能,故D错误.故选B.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善变的软磁铁
图甲所示为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的一个名为“善变的软磁铁”的展品,体验者推动如图乙所示的软磁铁A缓慢地向永磁铁B移动(永磁铁的右端是N极),会感觉到同性的软磁铁和固定的永磁铁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推动越来越吃力.但是,当软磁铁继续靠近永磁铁,两者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两块磁铁之间的排斥力又忽然变成了吸引力.这件展品让观众们体验了软磁铁与永磁铁之间同性相吸的奇妙特性.
磁铁一般分为软磁铁和硬磁铁.所谓软,是指这些材料容易磁化,在磁性上表现“软”.在一般情况下,软磁铁同样也表现出硬磁铁中的一类——永磁铁的正常属性,但当普通永磁铁非常接近软磁铁的尖端时,软磁材料的磁矩方向发生了变化,两者的斥力会突然转变为吸引力.软磁材料,易被磁化,被磁化后,磁性也容易消失,也易于通过敲打和加热退磁,它广泛用于电工设备和电子设备,如应用在电磁铁、变压器和电机的铁芯中,以便在断电后磁性消失.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开始体验时,体验者缓慢用力推软磁铁时,永磁铁B与软磁铁A之间相互排斥,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永磁铁B对软磁铁A的斥力与体验者对软磁体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永磁铁B对软磁铁A的斥力与软磁体对永磁铁的斥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永磁铁B对软磁铁A的斥力与体验者对软磁体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永磁铁B对软磁铁A的斥力与软磁体对永磁铁的斥力,是一对平衡力
(2)图中乙中,当永磁铁B和软磁铁A间相互排斥时,此时软磁铁的左端是____极;当它们接近到一定距离时,两磁铁间相互作用变为吸引时,此时软磁铁A的左端是____极.(N/S)
(3)写出一条与硬磁铁相比,软磁铁的突出特点____.如果一个软磁铁还留有磁性,把它的磁性消除或减弱的办法是:____.(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甲所示实验电路图同时测量电源电压U0的大小和电阻Rx的阻值,电源电压U0约为2V~3V,Rx的阻值约为6Ω~7Ω.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导线若干、开关、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30Ω)。请你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乙中的实物图_________。
(2)用物理量U0、Rx、电流表的示数I写出表示电压表示数U大小的关系式:U=_____。
(3)①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选填“最大”或“零”);
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4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把这4个点连接起来大致为一条直线(并虚线延长到纵轴),如图丙所示。从图丙中信息可求得:电源电压U0=_____V,电阻Rx=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两个小球和
,密度分别为
和
,图甲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
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图乙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
使其浸没在油中静止.小球
所受重力为
,体积为
;小球
所受重力为
,体积为
,小球
和
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所受浮力分别为
和
.已知水的密度为
,油的密度为
,且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焦距为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
轴重合,透镜左侧
轴上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在大于
而小于
,若将此透镜沿
轴向右平移
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点光源经透镜所成的像将
A. 一直向右移动 B. 一直向左移动
C. 先向右移动,接着向左移动 D. 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研究滑轮组时,测得物体重
,当拉动甲测力计,使
以
的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时,甲、乙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和
.则拉动甲测力计的功率是__________
,在匀速拉动
时间内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轴的原点放一点光源
,距点光源为
处放一不透光的边长为
的正方体物块.若在
轴的上方距
轴为
处放一平行于
轴且面向物块的长平面镜,画出在正方体
轴上被点光源
发出经长平面镜反射而照亮的区域,并计算出其长度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科技小组“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小组成员小虎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小车,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科技小组成员小明认为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指出错误操作是_____(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小虎先后三次将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你认为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3)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三次实验中,小车在_____表面上受到的阻力最小。随着阻力的逐渐减小,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变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
(4)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阻力为零,水平面足够长,小车将做_____,此处用到了_____(选填 “控制变量”“科学推理”或“转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