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出现的原因是_____。
(2)重新调整好后,在做实验时,小明用手遮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他观察到光屏上的像_____
A.不能看到烛焰的顶部 B.不能看到烛焰的底部
C.能看到烛焰的全部,像没有变化 D.能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
(3)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如图所示,为了使像依然成在光屏中央,则应向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
(4)调好后,若只移动凸透镜就可以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应将凸透镜移到_____cm刻度线处。
(5)若换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则将光屏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并且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 D 下 65 左 变小
【解析】
(1)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这说明光通过凸透镜后变成了平行光,由凸透镜的特殊光线可知,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点上。
(2)烛焰由无数点组成,烛焰上任一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有无数条,经凸透镜折射后,有无数条折射光线会聚成该点的像;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其他部分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因此可以看到烛焰的全部,但像会变暗一些,故D正确;
(3)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变短(相当于蜡烛向下移动),由于成倒立的实像,所以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像依然成在光屏中央,则应向下调节凸透镜;
(4)由图知,原来的物距u=50cm﹣35cm=15cm,原来的像距v=80cm﹣50cm=30cm;
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要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根据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此时的物距u′应等于原来的像距v,即u′=v=30cm(则与原来相比,物距增大了15cm),所以,凸透镜应移动至15cm+50cm=65cm刻度线处,在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5)换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保持蜡烛位置不动,焦距变小,相当于增大了物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则应将光屏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并且像的大小变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G=mg可知,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
B. “水往低处流”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结果
C. 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测物重,在太空中和月球上是一样大的
D.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一块质量为0.2kg的铁块被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做功为3.6J,铁块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 N,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g取 l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两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T2一定是物质B的沸点
B. 0﹣t1 时间内物质A的比热容大于物质B的比热容
C. 物质B一定是晶体,物质A一定不是晶体
D. t1﹣t2 时间内物质B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每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1)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声音的_____与_____关系。
(2)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
(2)为了探究卡片的跳起高度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是否有关.小明取了一张卡片,多次改变同一根橡皮筋的形变量,测量跳起高度,进行比较;关于上述方案,下列措施中不能实现改变同一根橡皮筋形变量的是_____
A.改变小豁口A和B的距离 B.改变小豁口A和B的深度
C.用一根长度不同的橡皮筋 D.改变每次卡片下压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质量_____乙瓶液体质量,甲瓶液体密度_____乙瓶液体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仔细观察图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
①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的关系;
②实验2是想验证:当_____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的关系;
③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质量为80kg的木箱,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0m、高3m,在此过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J.若换一个质量小一点的木箱,用力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