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中国山西,晋善晋美”,为了倡导绿色出行,省城太原投放了大量公共自行车,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行时,人与车的总质量约为70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100cm2.(g取10N/kg)
(1)此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在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利用了很多物理知识,请写出其中一点.

分析 (1)自行车对地面的压等于人与车的总重力,根据G=mg求出其大小,然后根据压强公式求出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2)观察自行车的构造都有哪些,然后将它的构造部分(如车座,轮胎,车闸,脚踏板,轴承等)结合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 解:(1)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g=70kg×10N/kg=700N,
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p=$\frac{F}{S}$=$\frac{700N}{2×100×1{0}^{-4}{m}^{2}}$=3.5×104Pa;
(2)在自行车的构造和使用上利用了很多物理知识,如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等,自行车的车座做得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答案合理即可).
答:(1)此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3.5×104Pa;(2)轮胎上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以及自行车的构造及使用上利用的物理知识,灵活的运用公式及其变形式是关键,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作出物体A受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是被称为自拍神器的手机拍照杆,它相当于一个费力(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阻力的施力物体是手机,若伸长拍照杆,则动力将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取一片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它可以漂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果将此金属箔揉成团,它会沉入水底.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箔沉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
B.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浮力大
C.金属箔漂浮时受到的重力比它沉底时受到的重力小
D.金属箔沉底时排开水的体积比它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0.5N,如果往盐水中不断注入清水,鸡蛋将下沉(填“上浮”“下沉”或“不动”).(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小明按“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所示,则ρ>ρ(=/>/<),小明根据图(a)在吸管上标出水面的位置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1.1刻线在1.0刻线的下(上/下)方,小明测量豆油密度时出现了图(c)所示的情形,在不更换豆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换用一个能漂浮在油中的密度计;或者再向容器中加油或者将容器换成直径细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了解到“重力势能”知识的小东同学,想用身边的器材(铅球),来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其探究程序如下:
(1)猜想:
a、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b、重力势能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高度有关
(2)实验提供的实心铅球有2kg、2kg、3kg各一个,细沙(足够多)、刻度尺、两个相同大纸盒,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帮他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完成实验步骤:
A、将适量的沙子放进大纸盒里拨平;
B、取质量为2kg、3kg的铅球各一个,将两球分别对准纸盒位置提高到相同高度然后放手,用刻度尺量出铅球所砸沙坑的深度进行比较;
C、取质量为2kg、2kg的铅球各一个,将两球分别对准纸盒位置提高到不同高度然后放手,用刻度尺量出铅球所砸沙坑的深度进行比较.
(3)通过对该实验的探究,B步骤得到的结论是:重力势能跟质量有关;C步骤得出的结论是:重力势能跟高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
B.密度计上标有刻度,其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
C.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D.同一块橡皮泥,把它捏成小船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比这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r1≠r2,当开关S断开时,AB间的总电阻为R1,S闭合时,AB间的总电阻为R2,那么(  )
A.R1>R2B.R1<R2
C.R1=R2D.上述情况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