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2)这个物体浸没时所受浮力为4N;
(3)则该物体的质量为0.24kg;密度ρ=4×10-4m3.(水的密度为ρ水=103kg/m3,g=10N/kg,忽略线绳重与摩擦)
(4)因为细线重量和摩擦总是存在的,所以测得密度值偏小(选填“大”或“小”).

分析 (1)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其示数;
(2)根据定滑轮的特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细绳对物体向下的拉力,从而可根据浮力、重力和拉力的关系求出浮力的大小;
(3)由m=$\frac{G}{g}$求出物体的质量,由V=V=$\frac{{F}_{浮}}{{ρ}_{水}g}$求出物体的体积,从而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
(4)摩擦力存在,所测拉力偏大,浮力偏大,从而可判断出体积测量偏大,由此可分析出测量误差.

解答 解:(1)由图甲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4N;
(2)由图乙知,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因为是定滑轮,所以绳对物体的拉力为1.6N;
由题意知:F=G+F=2.4N+1.6N=4N;
(3)由G=mg得,物体的质量m=$\frac{G}{g}$=$\frac{2.4N}{10N/kg}$=0.24kg;
由FgV得,物体的体积:V=V=$\frac{{F}_{浮}}{{ρ}_{水}g}$=$\frac{4N}{1.0×1{0}^{3}kg/{m}^{3}×10N/kg}$=4×10-4m3
所以物体的密度:ρ=$\frac{m}{V}$=$\frac{0.24kg}{4×1{0}^{-4}{m}^{3}}$=0.6×103kg/m3
(4)摩擦力存在,所测拉力偏大,浮力偏大,从而可判断出体积测量偏大,根据密度的公式可知,所测物体的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1)2.4N;(2)4N;(3)0.24kg;4×10-4m3;(4)小.

点评 本题是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主要考查了浮力的相关知识,要掌握测力计的求法,分析出浮力、重力、拉力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图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A.2020.1B.2020C.20201D.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通过R1的电流;
(2)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刻度尺、电压表、温度计、天平是我们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仪器.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的是一些同学对这四种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情况.其中错误的是(  )
A.
观察被测物体的长度
B.
测蓄电池两极间的电压
C.
测量水的温度
D.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将L1“PZ220  100”和L2“PZ220  40”串联在220V电路中,比较其亮度(  )
A.L1更亮B.L2 更亮C.一样亮D.不能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9.请在图乙的虚线框内画出实物图甲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沱江河水面平静如画,岸边鸟语花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岸上看到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游客能听出是“鸟语”,这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游客有时能闻到“花香”,说明分子有时在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纳米自洁防油水服装材料具有拒水、拒油、防污等消费者梦寐以求的功能.如图为纳米面料的疏水性展示,即当水洒在这种面料上时,会马上成为水滴状,似一个个小型的凸透(选填“凸透”“凹透”“凸面”或“凹面”)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 1A”,灯泡L标有“3V  1.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流变化的范围是0.2A~0.5A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范围是3Ω~12Ω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162W
D.该电路的最大功率是2.7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