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大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中,每个滑轮的质量相等,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用 甲装置把重为 100N 物体 G 升高 2m,所用拉力为 62.5N,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 η1、η2 , 则 η1= ;若用乙装置提相同的重物,则拉力 F2 F1(选 填“>”、“<”或“=”,下同),机械效率 η2η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两点(图上未标出)之间滑动时,电压表示数范围是3V~5V,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5A~0.6A.
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请你计算出(任意)4个物理量,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
物理量 | 计算结果 | |
1 | ||
2 | ||
3 |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两个正方体的重力G甲_____G乙.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学习比热容知识后,小方和小东用相同的实验装置,验证水比煤油的吸热能力强.
(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这一测量工具,目的是 .
(2)加热5min,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根据实验数据,小方和小东分别画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图象A和图象B,在A、B图象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是(选填“A”、“B”).由图象可知:煤油的比热容是J/(kg℃),在加热到第 10min 时,水的温度是℃.[c水=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用来降妖除魔的如意金箍棒是东海中的“定海神针”,书中写道“该棒长两丈多,斗来粗,有13 500斤”.已知1斤=500 g,金箍棒的体积约合0.86 m3.
(1)计算一下如意金箍棒的密度有多大?它可能是用地球上的什么物质做成的?___________
(2)如意金箍棒可以随意变化,当孙悟空挥动它降妖除魔时,它的体积只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而目前已知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密度是22.5×103 kg/m3.地球上有能做成此金箍棒的物质吗?通过计算说明.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________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________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___ 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3)若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蜡烛向左移动,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且像将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
(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______)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幅图是某摄影师2016年10月8日晚冒死利用数码单反相机先后拍摄的日本阿苏山火山喷发照片,如果相机的镜头焦距是固定的,后拍摄的照片像距应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大量的火山灰尘上升后遮挡在地球上空,就像撑起了一把伞,使射向地面的阳光在火山灰尘上发生________(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可能会对区域性气候产生轻微降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