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小瓷碗漂浮在水面上,若使其倾斜后沉入水底,则(  )
A.小瓷碗沉入水底是因为它的重力变大了
B.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
C.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D.小瓷碗浸没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分析 对同一个小瓷碗,通过比较排开水的体积变化,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比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利用p=ρgh比较压强的变化.

解答 解:A、小瓷碗能沉入水底,瓷碗所受的重力不变,因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小于重力而引起的,故A错误;
B、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小瓷碗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故B错误;
C、由于瓷碗浸没时是下沉,浮力小于重力,漂浮时与瓷碗重力相等,所以小瓷碗浸没时和漂浮时相比所受的浮力变小,故C错误;
D、小瓷碗浸没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水面则下降,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小瓷碗倾斜后沉入水底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瓷碗重力是不变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1年11月17日1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为了使快速降落的“神舟八号”返回舱安全着陆,确保船舱安全,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原子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
B.汽车刹车时,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可以收集起来,再作为车行驶的动力
C.随着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自然界中的能量越来越少
D.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生活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檫的是(  )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汽车轮胎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架天平的称量范围是200g,有四位同学用这架天平测质量约为150g的物块,测量的结果为145g,他们加减砝码的步骤不同,其中正确的是(数值表示加砝码的质量,“↓”表示放入砝码,“↑”表示拿掉砝码,砝码盒中有100g一个,50g一个,20g二个,10g一个,5g一个)(  )
A.100g↓、20g↓、20g↓、5g↓
B.50g↓、100g↓、50g↑、20g↓、20g↓、5g↓
C.100g↓、50g↓↑、20g↓、20g↓、5g↓
D.100g↓、50g↓↑、20g↓、20g↓  10g↓↑、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a)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装有0.2米深某液体的轻质圆筒,圆筒的底面积为2×10-22;弹簧测力计悬挂底面积为10-22、高为0.1米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h的关系如图(b)所示.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圆柱体不碰到筒底.F1=10牛,F2=2牛,求:
(1)圆柱体浸没时所受浮力F
(2)圆筒内液体的密度ρ
(3)当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为h时,圆柱体向下运动了多少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把一蜡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8g;若把该蜡块再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已知ρ=0.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则溢出的水的质量是(容器足够大)(  )
A.8gB.9gC.10gD.1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纯净水,然后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在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试管中水的温度不再上升时,试管中水的温度为100℃,此时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试管中的水不沸腾.(填“沸腾”、“不沸腾”、“也沸腾”、“也不沸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要求.

(1)小明点燃蜡烛后,首先要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
(2)他把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B和C两点之间;
(3)他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将蜡烛移到B点左侧,并调整光屏位置;
(4)他继续进行实验,某次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物距小于焦距(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