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陈是一名货车司机,他驾驶的卡车自重为8.5×104N,车上载有40袋水泥,每袋水泥质量为50kg,当他驾驶卡车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到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便立即停车进行计算,问:
(1)车和水泥的总重力。
(2)小陈的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桥?如果不能,至少需要卸掉多少袋水泥?(g取10N/kg)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6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速和超载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忽略小球大小差异的影响),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本实验用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两种研究方法
(2)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实验时应选择_____两个图所实验进行比较:在质量相同情况下汽车的_____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因此严禁汽车超速是减轻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一个重要手段
(3)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_____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交通运输中,在速度相同情况下汽车的_____越大,其动能就越大,行驶时危险就越大,因此严禁汽车超载是减轻交通事故造成伤害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4)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能/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R2=R3=10Ω。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若把开关S1、S2都断开,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在吃水果时发现拿起两个苹果比拿起一个苹果所用的力要大,于是他提出问题: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质量有什么关系?于是他用已标有质量数值的钩码和弹簧测力计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质量m/g | 100 | 200 | 300 | 400 | 500 |
重力G/N | 1 | 2 | 3 | 4 | 5 |
(1)本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在纸上画出横纵坐标标清数值,不用打方格);
(_________)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华在探究“物体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的实验,他们用橡皮泥为实验对象,用小刀将橡皮泥雕刻成各种形状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被测物体 | 形状 | 重力 |
橡皮泥 | 正方形 | 4.8N |
圆形 | 4.2N | |
三角形 | 3.6N |
小华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D. 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甲图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是测量电流做功快慢的
B. 乙图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丙图是电动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D. 丁图中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可以不接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边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_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两项实验:
第一、探究灯泡灯丝的电阻随电压变化的规律;
第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_(选填“A”或“B”)端..
(2)通过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小灯泡灯丝的电阻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示数为________ A,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_ W.
(4)若电源电压为4.5V,调节滑动变阻器,当小灯泡L的功率为1W时,则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______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