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一根导体两端加3V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为0.1A,导体的电阻为30Ω;导线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导线的电流为0A,此时导线的电阻为30Ω;导线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0.2A.

分析 (1)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
(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线两端不加电压时或导线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

解答 解:由I=$\frac{U}{R}$可得,导体的电阻:
R=$\frac{U}{I}$=$\frac{3V}{0.1A}$=30Ω,
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所以,导线两端不加电压时或导线两端加6V的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仍为30Ω不变,
当导线两端不加电压时,由I=$\frac{U}{R}$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A,
当导线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的电流I′=$\frac{U′}{R}$=$\frac{6V}{30Ω}$=0.2A.
故答案为:30Ω;0A;30Ω;0.2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罗用一个凸透镜及相关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在图甲中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2)进行图乙的实验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像,投影仪(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此时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3)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当蜡烛远离透镜,光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此时,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块合适的近视镜片(选填“近视镜片”、“墨镜片”或“远视镜片”),就可使光屏上的像恢复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一个电灯泡,在北方冬季室温下用伏安法测一次电阻,在灯泡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再用伏安法测一次它的电阻,结果后一次较前一次测得的灯泡阻值大10倍以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两次测量加在灯两端的电压不同B.两次测量通过灯的电流不同
C.两次测量灯丝温度不同D.两次测量室内温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日光灯正常工作电流约为1.8A
B.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1s做功大约800J
C.中学生骑自行车的功率约为60~80W
D.人体的安全电压等于36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王海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如图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3:4,它们的运动路程之比是1: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9:1B.1:9C.1:16D.1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采用最新技术制成的纳米机器人小得像跳蚤一样”、“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距我们约4.3光年”.这里提到的“纳米”、“光年”都是长度的单位.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cm,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5s(后两空均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都要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请你说出这两个实验目的分别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