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盛有适量的水,现把长方体物块A放入容器中,已知A的密度为0.6×103kg/m3,高为15cm,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frac{1}{3}$,则物块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9cm,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300Pa.(A不吸水,g取10N/kg)

分析 (1)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静止时漂浮,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据此列出等式,联立求解浸入水中的深度;
(2)根据A的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frac{1}{3}$和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求出容器中水增加的深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解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解答 解:(1)由题意知,A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A静止时漂浮,则F=G,
设A的底面积为S,A静止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由G=mg、ρ=$\frac{m}{V}$和F=ρgV可得:
ρgSh1AgSh,即1.0×103kg/m3×10N/kg×Sh1=0.6×103kg/m3×10N/kg×S×0.15m
解得h1=0.09m=9cm;
(2)容器中水增加的深度:△h=$\frac{1}{3}$h1=$\frac{1}{3}$×0.09m=0.03m,
△p=ρg△h=1.0×103kg/m3×10N/kg×0.03m=300Pa.
故答案为:9;300.

点评 此题考查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重力公密度公式的应用、液体压强的计算,综合性较强,关键是根据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列出等式.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拔高难度,属于难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加热状态,另一种是保温状态,如图所示为电饭锅的电路图,R1、R2为电热丝.S为温控开关,A、B两点接在家庭电路上.当S闭合时,电饭锅处于加热状态,加热功率为1000W,当S断开,电饭锅处于保温状态,保温功率为100W,求:求:
(1)电热丝R2的阻值是多少?
(2)电饭锅加热30分钟并保温20分钟,共消耗电能多少?
(3)电饭锅保温20分钟,电热丝R2,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把一小球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在甲容器中小球漂浮在液面上,在乙容器中小球加速下沉到容器底部.已知:小球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1,小球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为F2,甲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1,乙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ρ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B.F1<F2C.ρ1>ρ2D.ρ1<ρ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莲莲用电热水壶浇水,她突发奇想,想测量该电热水壶的烧水效率.她查看了该电热水壶的铭牌如图所示,然后装了1L水,测出水的初始温度为25℃,接通电源,让它以额定功率工作,测量出水烧开用时5min 50s.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电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水需要吸收3.15×105J的热量,该电热水壶的烧水效率为90%.[ρ水=1.0×103kg/m3,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两艘潜艇相距S,以相同的速度v1成单纵队同向航行,后艇的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等于v2,则后艇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frac{2{v}_{2}S}{{v}_{2}^{2}-{v}_{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运动状态变化”指的是物体运动的速度或方向发生了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由于受到了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海同学在学习了液压技术后,饶有兴趣地对汽车升降台进行了观察,他发现升降台下方的关键部件是液压杆,如图所示.他查阅图相关资料后,了解到液压杆内部液体工作压强一般在10MPa以上,1MPa=106Pa.小海编制了下面的计算题,请大家一起来完成.
(1)当50MPa的压强作用于面积为40cm2的活塞上时,求压力大小.
(2)汽车总质量是1800kg,升降台匀速地将其竖直向上抬升6m,求升降台对汽车所做的功.(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司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汽车拉出,已知整个过程中,水平拉力F为1×104N,汽车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4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3股绳承担汽车拉力);
(2)拉力F做的总功;
(3)有用功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判断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下面公式选用正确的是(  )
A.UItB.I2RtC.($\frac{{U}^{2}}{R}$)tD.前面三个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