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照像时,相机底片上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C. 用放大镜看中国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

D.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 【解析】A.照相机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的凹透镜,使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故B错误;C.利用放大镜看地图时,物体在焦点之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D.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_____.

见解析 【解析】对于凹透镜,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关于无线电传输中使用的长波、中波和短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短波的波速较大 B. 它们的频率相同

C. 它们的波速相同 D. 长波的频率较高

C 【解析】试题分析:长波、中波和短波都属于电磁波,波速相同.由公式c=λf可知,电磁波的波速一定,频率与波长成反比,波长最长的频率最低. 【解析】 长波、中波和短波都属于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是相同的.长波的波长最长,但它的频率最低.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某同学离平面镜4 m,像和他之间的距离是_____,当他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时,那么像的移动速度是______,这时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而他看到的是____(填“虚”或“实”)像。

8 m 1 m/s 不变 虚 【解析】解答: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4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4m×2=8m;由他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像也以1m/s的速度远离镜面;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无关,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他在平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null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

B. 玻璃幕墙发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C.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

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折射

B 【解析】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正确;玻璃幕墙晃眼是由于发生了镜面反射造成的,故B错;平面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芳离镜面1m,则像离镜面也是1m,故C正确;海市蜃楼的形成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正确;应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请你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3)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1)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2)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3)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或大量的水蒸气);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暖湿气流的温度降低。 【解析】解答:(1)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有液化和汽化现象,液化是指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是指水受热蒸发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 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 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 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D. 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C 【解析】试题分析: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A选项设计不合理;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B选项设计不合理;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C选项设计合理;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电与磁的联系可以由三个重要的实验所证实,这三个实验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1)甲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举一例______。

(2)乙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举一例______。

(3)丙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应用举一例______。

通电导体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电磁铁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电动机 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 发电机 【解析】(1)甲实验中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能证明通电导体在其周围产生磁场我们利用这个原理造出了电磁铁;(2)乙实验将导线放在磁针中,观察通电后导体发生了运动,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我们造出了电动机;(3)丙实验将导线和电流表相连,发现导体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8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 题型:综合题

海水的利用

地球表面的70%以上是海洋,开发利用海洋有广阔的前景,潮汐是一种海平面周期性变化现象,海平面每昼夜有两次涨落,人们在靠近海的河口或海湾深处建大坝,在大坝中间装上水轮发电机组,涨潮时,海水通过大坝流进河口,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退潮时,海水又流回海洋,从相反方向带动水轮发电机发电,目前我国的潮汐电站年发电量达约为7.5×108kW•h.

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于工业冷却用水的相关设备、管道防腐等技术已比较成熟,部分沿海国家许多工业冷却水来自于海水.

(1)潮汐发电是将海水的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应用________现象制成的.

(2)潮汐发电是人类利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下列几组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 

A.水能、石油、核能    B、风能、水能、太阳能

C、煤炭、石油、天然气  D、风能、地热能、核能

(3)挡海大坝要做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如图所示),这是因为________,图中甲、乙两幅图代表涨潮发电的是图________(填“甲”或“乙”)

(4)1吨煤燃烧后可发电2.5×103kW•h,我国潮汐发电每年可节约________吨煤

(5)海水作工业冷却用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

机械 电磁感应 B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乙 3×105 比热容 【解析】(1)潮汐运动是机械能,潮汐发电是将海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核能等使用完之后不能在短时间内再从自然中获取,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属于可再生资源; (3)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