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1)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2)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3)除此之外蒸发的快慢还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4)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探究方法.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解答 解:(1)A图中的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但液体的表面积不同,可以通过对比两个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
(2)图中的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相同,但液体的温度不同,可以通过对比两个衣服干的快慢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除了与液体表面积大小、温度高低有关外,还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的越快;
(4)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所以探究过程中用到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1)液体表面积大小;(2)温度高低;(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4)控制变量法.

点评 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也是学习中学物理的重要方法,要重点落实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在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图示是某次的实验情景,则此时光屏上出现的是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若保持图中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5cm,则其所成像的大小将变小.若保持图中凸透镜和蜡烛位置都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近视眼镜(图中未画出),则需要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通过学习得知食盐水溶液也能导电,他就想用实验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那些因素有关,根据所学知识,小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b.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c.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温度有关.
小明利用水、食盐、烧杯、小勺子、电源、刻度尺、小灯泡、金属片(作为电极)、酒精灯等器材,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他记录的实验表格如下:
实验次数加入食盐量两金属片AB间距离/厘米灯泡亮度
1$\frac{1}{4}$勺2较亮
2$\frac{1}{2}$勺2较亮
3$\frac{1}{4}$勺1较亮
4$\frac{1}{2}$勺1很亮
(1)比较实验次数1和2可验证猜想a(选填“a”、“b”或“c”).
(2)这个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我们所学的实验中,很多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请举一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3)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认为用电流表代替小灯泡也能进行实验,你认为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食盐水溶液相当于一个电阻,与电流表串联不会短路,而电流表可以准确反映电流的大小.
(4)利用现有的装置和器材,请你对猜想c进行探究验证.
①实验步骤:用酒精灯加热食盐水溶液,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
②你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的方法是:如果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说明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的温度有关,否则无关.
(5)请你提出一个新的猜想:溶液的导电性能可能还与金属片插入溶液中的深度(或金属片与溶液中的接触面积等)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揭开的冰棒冒“白气”
C.秋天,草叶上落满白霜D.冬天,雪花飞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隔墙有耳”这句话可以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6.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10m/s的速度行驶4min.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6min的路程.
(2)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路程.
(3)汽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D.听MP3或收音机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
(1)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支起杠杆,没有挂钩码时,杠杆右端下倾,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时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1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左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左侧2个钩码挂到右侧钩码下方即可.
(3)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表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该结论最早是由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填人名)总结出来的.
  1234
L1/m0.10.150.20.2
F1/N0.50.51.52
L2/m0.050.050.10.1
F2/N11.534
(4)小华是采用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的方法探究的,所以根据实验情况她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指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指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在与同学交流时,小敏同学指出了她的错误,并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帮助小华解决了困惑.小敏的操作是沿倾斜方向拉动杠杆.

(5)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3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零,杠杆无法平衡.
(6)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frac{1}{2}$F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