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做成的世界上第——个可载人气球,体积为620m3.设地面附近空气密度为1.3kg/m3,则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为_____N.(g取10N/kg)

8060 【解析】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空气的浮力为F浮=ρgV排=1.3kg/m3×10N/kg×620m3=8060N,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3-15章综合测试卷题 题型:单选题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A 【解析】试题分析:把-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冰块会从冰箱中吸热,所以内能会增加,故A正确;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故C错;热量不能说含有,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的温度太高了,故D错;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河北省邢台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秋季考试试卷 题型:填空题

表(1)是某同学进行圆柱体高度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测量出现错误的是第______次。

表(1)圆柱体高度测量数据表

测量次数

1

2

3

4

5

测量结果(cm)

9.82

9.83

9.81

10.00

9.80

(2)圆柱体高度的测量值为:____cm。

(3)如果该圆柱体的实际值是9.81cm,则此次测量的误差为:______cm。

4 9.82 0.01 【解析】(1)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第4次与其余数据相差较大,所以测量出现错误的是第4次。 (2)圆柱体高度的测量值为: (3)如果该圆柱体的实际值是9.81cm,则此次测量的误差为: 故答案为:(1). 4 (2). 9.82 (3). 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同步测试 题型:填空题

体积为100cm3的铝块(ρ铝=2.7×103kg/m3)一半浸入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它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N.(ρ酒=0.8×103kg/m3)(g=10N/kg)

0.5 0.8 【解析】解答:(1)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V1=×100cm3=50cm3=5×10-5m3,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1=ρ水gV1=1×103kg/m3×10N/kg×5×10-5m3=0.5N, (2)∵物体浸没在酒精中,∴物体排开酒精的体积:v2=100cm3=1×10-4m3,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2=ρ酒精gv2=0.8×103kg/m3×10N/kg×1×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同步测试 题型:单选题

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 浮力的施力物体一定是液体

C.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

D. 物体只有在液体里才会受到浮力

D 【解析】A.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向上的,故A正确; B.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的浮力施力物是液体,故B正确; C.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故C正确; D. 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可以受浮力,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同步测试 题型:实验题

图是研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是5N、4N、4N、3N.

(1)比较图乙和图丙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无关;

(2)比较图乙与图丁可得到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浸没的深度 液体密度 【解析】读图可知,图乙中测力计的示数为4N,图丙中测力计的示数同样为4N,两次实验的液体都是水,只有浸没的深度不同,由此可见,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图丙中测力计的示数为4N,图丁中测力计的示数为3N,在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图丁的示数变小,而又知道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阳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U____.

(2)电阻R2的阻值_____.

6V 30Ω 【解析】试题分析:(1)电源电压:U=U1=I1R1=0.3A×20Ω=6V. (2)电阻R1和R2并联,则U2=U1=6V, 所以. 答:(1)电源电压为6V;(2)电阻R2的阻值为3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广东阳山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册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将电阻为R1=3Ω的导体与电阻为R2的导体串联后总电阻为9Ω,则R1与R2并联后总电阻是

A. 6Ω  B. 4Ω  C. 2Ω  D. 1Ω

C 【解析】在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 由于,总电阻为9Ω,所以R2=6Ω;R1与R2并联后,所以,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物理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 单元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一根弹簧受4 N的拉力时,长度为14 cm,受8 N的拉力时,长度为16 cm,则不受外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cm。如果在弹性限度内受12 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____cm。

12 18 【解析】解答:设不受外力时,弹簧原长为L, 当弹簧受拉力F1=4N时,长度为14cm,△L1=14cm?L,?????① 当弹簧受拉力F2=8N时,长度为16cm,△L2=16cm?L,??????②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由①②得: ,即: 解得:L=12cm; 当弹簧受拉力F3=12N时,长度为L3,△L3=L3?1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