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滑板车因构造简单,令玩者在急速滑行时,得到一种迎风飞驰的快感越来越受到青少年的喜爱,如图所示,一小朋友正“驾驶”滑板车向前滑行.
(1)如图1所示,小朋友玩者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滑板车前进.
(2)如图2所示,滑板车可以根据玩者的身高来调节高度.将拉杆调到相应高度后,旋紧调节旋钮,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起到固定拉杆的作用.车把上刻有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当玩者蹬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而后由于受到摩擦力而使速度不断减小.

分析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答 解:
(1)小朋友玩者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滑板车前进.
(2)将拉杆调到相应高度后,旋紧调节旋钮,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起到固定拉杆的作用.
车把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3)当玩者蹬地后双脚离地,滑板车由于惯性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而后由于受到摩擦力而使速度不断减小.
故答案为:(1)相互;(2)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3)摩擦;减小.

点评 此题考查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增大摩擦的方法、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关于城市出现的“热岛效应”的描述,其实早在宋朝,诗人陆游就已在诗文中有体现“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现象.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真知,请你分析一下,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
(1)工厂、交通工具排放的高温废气.
(2)建筑物、马路上的砂石、水泥的比热容小,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
(3)城市中的水少,水的蒸发吸热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开始时通过金属块压缩弹簧到A位置,释放金属块,金属块被推动后,停在B点.关于此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始终不断增大
B.运动过程中,金属块速度最大的点是在O点的左侧
C.金属块运动到O点时,一切外力消失,小球保持静止
D.金属块换为质量、材料相同的小球,最终仍停止在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块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和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物体在0~1s内摩擦力大小为100N;1~3s内摩擦力大小为200N; 5~6s内摩擦力大小为2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教材中有许多实验与现象的插图,请观察图中的二幅图,将下列表述填写完整.

图甲铁钉在石蜡上刻下划痕,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出物质的硬度是不同的;图乙两个铅块磨光后,压在一起就会粘住,这个现象证实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
D.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一小组同学使用了如图所示装置测滑动摩擦力;将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用弹簧测力计拉(B不会从A上方落下),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示数为40N,b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0N,则A、B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a、b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相等的原因是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B对A的压强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同学测量正方体金属密度时,

(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若发现天平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侧调节(填“左”或“右”).调节天平平衡后,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金属块的质量为62.4g.
(2)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边长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芬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如图a所示,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1234567
h(cm)024681012
F(N)6.756.255.755.254.754.25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为6.75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的浮力1.5N.
(2)分析表中第2列和第5列数据,说明未浸没时,物体浸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分析表中第6列和第7列数据,说明物体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4)图b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