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独轮车,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30cm2,独轮车铭牌上标有:质量10kg,额定电压60V,最大功率600W.(g取10N/kg)求:
(1)该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行驶时,电动机线圈中的电流多大?
(2)若车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5Pa,该车的最大载重量是多少kg?
(3)若该车以最大功率行驶时的速度为10m/s,所受到的阻力为48N,该独轮车的效率是多大?

分析 (1)独轮车正常工作时的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根据P=UI求出电流;
(2)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最大载重量和整车的重力之和,利用F=pS求出车对地面的压力;根据G=mg求出该车的最大载重量;
(3)已知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牵引力的大小,利用P=Fv算出机械功率,根据η$\frac{{W}_{有用}}{{W}_{总}}$=$\frac{{P}_{机械}}{{P}_{电}}$算出独轮车的效率.

解答 解:
(1)由P=UI可得,独轮车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frac{P}{U}$=$\frac{600W}{60V}$=10A;
(2)受力面积:S=30cm2=0.003m2
车对地面的压力:
F=pS=4×105Pa×0.003m2=1200N;
因为在水平地面上,
所以G=F=1200N,
总质量为:m=$\frac{G}{g}$=$\frac{1200N}{10N/kg}$=120kg,
该车的最大载重量:m=m-m=120kg-10kg=110kg;
(3)独轮车匀速行驶时,受平衡力作用,则牵引力F′=f=48N,
独轮车的机械功率:P机械=F′v=48N×10m/s=480W,
独轮车的效率是:η=$\frac{{W}_{有用}}{{W}_{总}}$=$\frac{{P}_{机械}t}{{P}_{电}t}$=$\frac{{P}_{机械}}{{P}_{电}}$=$\frac{480W}{600W}$×100%=80%.
答:(1)该电动车以最大功率行驶时,电动机线圈中的电流10A;
(2)若车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4×105Pa,该车的最大载重量是110kg;
(3)若该车以最大功率行驶时的速度为10m/s,所受到的阻力为48N,该独轮车的效率是80%.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压强公式、重力公式、电功公式、效率公式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等,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4.学校的走廊、消防通道内部都安装有应急照明灯,某款应急照明灯的外形如图甲所示.在照明电源正常的情况下,应急照明灯通过充电器给蓄电池充电,此时自动控制电路及相关部件自动将灯泡与蓄电池断开,LED灯不发光.当照明电路突然停电时,应急照明灯通过自动控制电路及相关部件自动把2只LED灯跟蓄电池接通,实现自动应急照明.

(1)表为该应急照明灯的主要参数,图乙是该应急照明灯工作原理示意图,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图.(充电器给蓄电池充电时充电电流必须从蓄电池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蓄电池规格2.4V 1.8Ah
LED灯规格2.4V 0.96W
灯泡数量2个
(2)断电后,应急照明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其中1只LED灯的电流是多少?
(3)蓄电池规格为“2.4V 1.8Ah”,其中“1.8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1.8A,电池能持续正常供电1h,蓄电池充满电后,最长可以连续应急照明多少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4013.3
23015
32020
41530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2)【分析与论证】
①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②如图所示,光屏应移至B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当蜡烛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范围成放大的实像.

③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填“左”或“右”).
④在整理器材时.香香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小明按图中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他利用两节新干电池与规格适当的滑动变阻器串联组成可调电源.

(1)根据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成电路,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注意两电表量程的选择);
(2)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如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R的U-I关系图象:
U/V0.51.01.61.92.53.O
I/A0.10.20.30.40.50.6
(3)可调电源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4)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不管怎样调节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为0,电流表有示数,故障原因是电阻R短路.
(5)现将图乙中的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阻值约为10Ω,的小灯泡后,若要测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在原实物电路中必须改动的地方是:
①串联一节新的干电池;②把电压表量程改为0~l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发光体“F”、凸透镜(焦距为f)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下调整,使发光体“F”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保持图中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发光体“F”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像比原来暗.
(4)实验时还发现,当发光体“F”在距透镜15-30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发光体F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太大;
(5)为了让发光体“F”在C位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
做法一: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小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小于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发光体“F”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发光体“F”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此实验联系实际即模拟了远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学生发现在学校的水池中有一形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了测定该物体密度,同小组的几个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2)将滑轮通过吸盘固定在烧杯底部,如图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该物体放入水中后,
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继续拉,直至该物体全部浸没为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1+F2
(3)通过分析计算,该物体的密度ρ=$\frac{{F}_{1}{ρ}_{水}}{{F}_{1}+{F}_{2}}$.
(已知水的密度为ρ,忽略绳重与摩擦,用字母表示物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籽油的密度.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ρ已知)①ρ=$\frac{{m}_{2}-m}{{v}_{1}}$②ρ=$\frac{{m}_{2}-{m}_{3}}{{v}_{2}}$③ρ=$\frac{{m}_{2}-m}{{m}_{1}-m}$,你认为较合理且误差较小的表达式是(  )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让平行光束垂直镜面射入杯中(如图甲),从烟雾中可以观察到凸透镜对光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2)实验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若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大(选填“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1至图3所示.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发生形变(选填“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来体现的,我们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1和图2,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2(填序号)和图3,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