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妈妈买回来一箱牛奶.小雯同学想测出它的密度.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用天平测量出烧杯质量m1=20 g;
B.取适量牛奶作为样品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如图(甲)所示;
C.将烧杯中的牛奶倒进量筒中,读出此时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
(1)牛奶样品的质量m=_____g;
(2)牛奶样品的体积V=_____cm3;
(3)牛奶的密度ρ=_____g/cm3;
(4)小雯这种方法测出的牛奶密度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
(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
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图中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几位同学对他的实验提出了如下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甲认为他测出的油的质量是62g
B. 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C. 丙认为他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D. 丁认为他的实验操作简捷,结果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冰是晶体
B. 冰的熔点是0℃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回顾实验和探究: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
(1)【步骤】
①按图连接电路.
②保持R1=5Ω不变,移动滑片的位置,测量并记录三次电阻R1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
③保持相同,分别换用另一个电阻R2=10Ω、R3=20Ω,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2)【表格】
表1:R1=5Ω
U/V | 3 | 6 | 9 |
I/A | 0.6 | 1.2 | 1.8 |
表2:U=6V
R/Ω | 5 | 10 | 20 |
I/A | 1.2 | 0.6 |
【数据结论】
请将表2中的第3次实验数据在表格中填写完整,并在图中画出指针和接线柱 .
综合分析表1和表2可得出: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与导体的成反比.
(3)【图象】用描点法根据表1画出R1的U﹣I图象 .
【方法】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运用了法.
(4)【问题讨论】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超过量程,电压表示数为零,过一会,电源发热,说明电路中出现了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促进广大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推行了“学生饮用奶计划”.如图所示是一种学生饮用奶,它的净含量为200mL,若它的密度为1.25×103kg/m3 , 比热容为4.0×103J/(kg℃),冬天饮用时把它从10℃加热到40℃需要吸收J的热量.加热后的牛奶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这是因为热牛奶温度高,牛奶分子的剧烈;学生在饮用过程中,剩余牛奶的保持不变(选填物理特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锻炼小明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春节,妈妈让他独自乘火车去上海看望姥姥。
(1)他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小明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小明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_________?
(2)在行驶的列车上,小明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_____
A.铁路边的树木 B.小孩子的座位C.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 D.铁轨
(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小明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