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A
C.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其中一部分被大地吸收了,温度升高,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了,那么大地吸收的那一部分太阳能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的太阳能转化成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中,有能量的转化的是 ( )
A. 冬天“呵气”取暖 B. 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 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 D. 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里装着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软木塞顶开,在此过程中
A.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水温升高 B.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水温升高
C.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顶开木塞 D.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顶开木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上,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凸透镜/凹透镜),这与(近视/远视)的矫正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按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乙所示,画出光由空气斜射到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和方向.
(3)如图丙所示,画出与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风力发电有利于推动(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风力发电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是:风车带动发电机,发电机将能转化
为能,发电机是根据现象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998年5月2日,我国用自制的“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利用“一箭双星”技术成功地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发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将燃料的化学能经过热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B. 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火箭的热能
C. 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火箭的化学能
D. 将燃料的机械能转化为火箭的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托盘天平(带砝码)一架,刻度尺、三角板各一把,小平底玻璃管1支,足量的沙子,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小勺一把.小新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液体的压强和深度有关”.小新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出玻璃管底面直径D,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②向玻璃管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玻璃管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h1(如图甲),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从水中取出试管,擦干后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玻璃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1 ,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再向玻璃管内添加沙子,使玻璃管仍能竖直地漂浮在水中,用刻度尺测出h2(如图乙);用天平称出玻璃管和沙子的总质量m2 ,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根据公式p= = ▲ 和测量数据,计算出压强p1和p2 , 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小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将实验过程中的步骤⑤补充完整.
(3)请根据你改进后的实验过程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