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在汽车的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真实地模拟汽车高速行驶的情形.对于风洞中的汽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相对地面是运动的
B.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
C.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p=$\frac{F}{S}$=$\frac{G}{S}$(G为汽车重力)
D.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 (1)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
(2)流线型的设计可减小空气阻力;
(3)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结合这一原理可判断汽车的重力与对地面的压力是否相同;
(3)一对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解答 解:A、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所以汽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A错误;
B、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故B正确;
C、风高速吹来时,由于此时汽车上面的空气流速大,故压强小,车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此时汽车受到向上的升力;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计算中F≠G,故C错误;
D、由于汽车受到升力的作用,所以汽车所受重力等于支持力与升力之和,即汽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熟悉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压强的计算,并知道汽车流线型设计的作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开始实验时,发现杠杆如图甲所示,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或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不影响,此时重力的力臂为0.
(2)在乙图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经测量后通过计算发现F1×LOB和F2×LOA并不相等,你认为原因是把OB的长度当成了拉力的力臂.
(3)根据图丙杠杆上标注的情况可以推出F1′与F2的关系为F1′=$\frac{5}{4}$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鸡蛋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
D.鸡蛋在甲杯中排开盐水的质量小于在乙杯中排开盐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暑期乘火车回奶奶家,在火车站台候车时,由于他站的地方离轨道比较近,车站上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提醒他远离,请你解释人为什么不能离轨道太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措施可以增大摩擦的是(  )
A.菜刀磨的很锋利B.图钉帽做的很大
C.冬天北方的汽车换上雪地胎D.汽车发动机内要有润滑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是一种药膏的封口及封盖设计,封盖上的花纹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尖刺是用来刺破金属膜封口,尖刺的设计是为了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静止于如图甲所示,实验时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受到动力和阻力作用时仍要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小明的实验探究小组得出如下表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310215
222058
34512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杠杆平衡条件是:F1L1=F2L2
(3)如图乙所示,每个钩码重1N,用测力计在杠杆右侧A点施加力,要使杠杆平衡,单独施加的Fa应为1.5N,单独施加的Fb会大于Fa(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重1N,杠杆平衡后从图上的信息计算出测力计示数Fc应为1N,而实际多次测量出来的力均为2N,你认为数据相差较大的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现象中机械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C.火箭加速升空
D.降落伞运动员跳伞后匀速下降阶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处.
(1)将蜡烛放在A点,光屏放在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次数123456
物距(cm)403530252015
像距(cm)13.5141516.72030
据此数据分析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一次他合影照相时,发现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远离(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