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
C.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

分析 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大;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答 解:由图可知,乙图的受力面积比较小,如果甲乙的压力相同时,那么应该是乙的作用效果越显著,但是图中明显显示甲图的作用效果明显,这说明甲图的压力大,因此甲正方体的质量一定比乙大.
故选A.

点评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因地球环境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今年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达50℃,道路开始融化,图中所示,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是否有关”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10Ω电阻、5Ω电阻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还有六个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内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5Ω、5Ω、10Ω、10Ω、10Ω、15Ω.
(1)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时,选择了几个实验装置,所选择的实验装置容器内电阻丝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和15Ω.
(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时,请画出电路图.(要求:在电路图上标出各电阻的阻值,并注明哪几个电阻是电阻丝)
(3)该实验中采集什么信息来反映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大小.理由是: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越多,容器中空气的温度就越高,压强就越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帕斯卡(Pa)B.瓦特(W)C.焦耳(J)D.牛顿(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吸盘挂钩可以吸附在光滑的墙面上
B.
堵在充满热空气的烧瓶口的去皮熟鸡蛋被吞入瓶中
C.
硬纸片可以托住玻璃杯中的水不流出
D.
管中的水使管底部橡皮膜向下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高铁站台离边缘1m处有一条黄色的安全警示线,旅客应站在安全警示线以外候车.其原因是列车急速驶入车站时,列车旁边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小,若旅客距列车太近,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刚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力F拉动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物块A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时,绳对A的拉力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
(2)实验中发现,图1甲、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3)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问题,小刚又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物块C替代物块A,按照如图2所示的三种方式,将物块C放在木板B上进行三次实验.当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且物块C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选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茶壶的容积为600ml,用它最多可装水0.6kg;若以O为支点,提壶把向杯中倒水,则它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三次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 l1/m阻力 F2/N阻力臂 L2/m
12.00.044.00.02
21.00.020.50.01
32.50.031.50.05
(1)这三次实验数据中有一次是错误的,记录错误数据的实验次数是2,由正确实验结果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
(2)如图1所示,当在A处挂了三个钩码时,要使杠杆平衡,应在C处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
(3)若某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一端的A点,如图2所示,杠杆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a;若在A点斜向上拉,杠杆要求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b,则Fa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