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徐亮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圆柱体,当圆柱体下表面与水面相平时开始缓慢下降,直到与烧杯底接触为止,如图甲所示。

(1)圆柱体的重力G=  ▲  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F=   N;

(3)比较(b)、(c)两图可得: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  ▲   有关;

(4)比较  ▲  图可得:当圆柱体浸没在水中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不变;

(5)徐亮完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后,把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F ­­-h图象。那么物体浸没在这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F=  ▲  N。实验表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跟  ▲  有关。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  ▲  kg/m3

 



 ( 7分)

(1) 6    

(2) 5  

(3)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  c、d

(5)   4      液体的密度    0.8×10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机是根据物体放在a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B. 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b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同

  C. 投影仪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成像情况制成的

  D. 正常使用放大镜与物体放在d点时成像情况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

路程 s1=       s2=64cm s3=90cm

时间 t1=2s t2=      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方法2:v3=(+)÷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其中能够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

A.导线AB不动,换用磁性更强的永磁体

B.磁体与导线AB一起向右移动

C.磁体不动,导线AB上下移动

D.导线AB不动,磁体左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 2012年6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了7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蛟龙号下潜到7000m处所受海水的压强约为7.0×107Pa,此时,海水对蛟龙号外表面0.02m2面积上产生的压力是  ▲       N;蛟龙号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将  ▲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

    B.使用投影仪,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C.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

    D.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4年5月,中俄举行联合军演中,中俄海军舰艇组成一字型舰艇编队同速前进。若以其中一艘舰艇为参照物,其余舰艇是       。艇上固定甲板的螺丝长度如图所示,这个螺丝的长度读数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 关系。

(2)实验时,他应在 (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过玻璃板所成的像。他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变小”)。

(3)为证实上述有关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

A.保持A、B两支蜡烛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6-4-21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 m,OB=0.4 m,将重30 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____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图6-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