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海面上有一只船,上有一台超声测位仪,为了测量海底有多深,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反射波,超声波传播的速度为1600m/s,问海底有多深?

分析 首先求出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再根据v=$\frac{s}{t}$的公式变形求出海洋的深度.

解答 解: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t=$\frac{1}{2}$×4s=2s,
由v=$\frac{s}{t}$可得,
该处海底的深度:
s=vt=1600m/s×2s=3200m.
答:海底有3200m深.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弄清楚超声波传播的时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所示,木工在手工制作家具时,将榫头套入木板上的榫眼时,常在榫头上方的榫眼处垫一木条,再进行敲击,这么做的目的是(  )
A.快捷、准确B.增大压力C.减小压强D.减小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2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1500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冷库里有300块冰,每块冰的体积为1m3,求:
①冰的总质量;
②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少?(ρ=0.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较慢,在固体中传播得较快(填“快”或“慢”).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划片向右移动时,灯泡的亮度会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文中句子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
晶莹的露液化放热
凝重的霜凝华放热
缥缈的雾液化放热
轻柔的雪凝华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来测量某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偏低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10℃后,再用该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测量值却偏高0.5℃.若该物体的温度继续升高10℃,此时用温度计来测量时,测量值将偏高2℃(填偏高或偏低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室中有两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焦距为10cm、B.焦距为30cm,要使实验顺利进行,宜选用A(选填“A”或“B”)凸透镜.
(2)选用合适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举一例说明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投影仪.
(3)如图所示,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
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凸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