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与支路的电流有什么关系,小明选择了实验器材,按下面的方案进行了实验。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把电流表分别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各处的电流,填入下表中;
③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是支路电流的两倍,即IC=2IA.
(1)你认为小明的结论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你的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设计的表格除了上述(1)中缺陷,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另外拆接电路时,开关要 。
(3)接下来,小明同学探究了“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设计实验电路图;②按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③将电压表并联在灯L1两端,检查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灯L1两端的电压U1为3v;④再将电压表改接在灯L2两端,检查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测出灯L2两端的电压U2为3v.⑤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你认为他在实验步骤中,缺少了一个步骤,此步骤是 。改正上述步骤中的不足之后,小明得到了三组数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是其中的一组:
灯泡L1两端电压U1/V | 灯泡L2两端电压U2/V | 电路两端总电压U/V |
2.4 | 1.4 | 3.75 |
从你学过的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分析,他记录的数据是 (选填“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做探究电磁感应实验,得到如下记录表格(实验中磁铁不运动):
实验序号 | 磁极位置 | 开关情况 | 导体运动情况 |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
1 | 上 | 闭合 | 不运动 | 不偏转 |
2 | 上 | 闭合 | 上、下运动 | 不偏转 |
3 | 上 | 闭合 | 水平向右运动 | 向右偏转 |
4 | 上 | 闭合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左偏转 |
5 | 上 | 断开 | 水平向右运动 | 不偏转 |
6 | 上 | 闭合 | 水平向左运动 | 向右偏转 |
综合分析上列实验记录,解答下列问题:
(1)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① ,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35得出的;② ,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得出的;(2)影响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因素是:① ,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得出的;②
,该结论是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得出的.以上的探究过程利用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物理方法叫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液体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的温度△t/℃ | 加热的时间t/min |
甲 | 1 | 0.1 | 5 | 1 |
2 | 0.1 | 10 | 2 | |
3 | 0.2 | 10 | 4 | |
乙 | 4 | 0.1 | 10 | 1 |
5 | 0.1 | 20 | 2 | |
6 | 0.2 | 20 | 4 |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 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 .(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 有关, 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就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 .如图所示,在支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0.5N的钩码,右侧30cm刻度处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拉力为 N.保持弹簧测力计悬挂点的位置不变,使其拉力方向斜向右下方,仍使杠杆水平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新疆大盘鸡”广受郑州人民喜爱,每次经过销售大盘鸡的店铺,都能闻到诱人的香味儿,这是 现象;大盘鸡的制作需用高压锅猛火烹制,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5—甲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隙
B. 图5—乙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 图5—丙说明气体对活塞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D. 图5—丁说明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列火车在雨中自东向西行驶,车内乘客观察到雨滴以一定的速度垂直下落,那么车外站在月台上的人看到雨滴是 ( )
A、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B、沿偏东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C、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大
D、沿偏西方向落下,速度比车内乘客观察到的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