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文)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3.3 电路的连接 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某城市安装一种“按钮式红绿灯”.当路上车辆不多时,行人通过触摸按钮,使正对车辆的红灯亮起,行人安全通过。按钮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红灯和绿灯是______联的。红绿灯实际上是发光二极管,它是由______材料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5.1 欧姆定律 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C. 电压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D. 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必备套卷:第七章 力与运动 检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张老师的质量大约为60 ,他用1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以较慢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他推着小车以较快的速度在水平桌面上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用的推力应该 1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必备套卷:第七章 力与运动 检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图13-2

A. 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 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_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 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 :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花,把木板平放在棉花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什么?________

(2) “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与否?__________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_______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

A 大于0.5N B 大于零且小于0.5N C 等于0.5N D等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_运动和力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宇航员在地球上的质量是75kg,在地球上,他的重力是________N.当他到月球上时,他的质量是________kg,其身体_________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7.4 电磁继电器 练习题 题型:计算题

物体被照明的程度可用照度表示,单位是lx.某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如图是一种灯光和电铃的控制电路图,要求当开关S闭合时,光敏电阻上的照度小于0.9lx只有灯L1亮,照度大于等于0.91x时,灯L2亮、电铃响.已知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是220V,电磁继电器的线圈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其中电流达到20mA时才能把金属片吸下.试通过计算说明在虚线框内并联接入一个多大的电阻才能使控制电路正常工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3噪声 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