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我国自行研制的动车组采用了许多节能方法,其中之一为“再生制动”--在车速从200km/h减到90km/h过程中,不采用机械刹车,而是关闭电源,由于动车具有惯性仍将继续行驶,带动电机逆向发电,动车在减速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动能逐渐减小.

分析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解答 解:原来高速行驶的列车关闭电源后仍继续行驶,是因为行驶的汽车具有惯性.列车行驶带动电机逆转发电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带动电机逆向发电;
动车在减速的过程中,质量不变,而速度减小,因此动能减小;
故答案为:惯性;减小.

点评 此题考查了惯性、动能的影响因素.将物理情景与物理知识对应的题型是考查的热点题型之一,这种题目的特点是题目的涉及面较广,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玉兔”月球车的轮子宽大且数量多,目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才不至于陷入松软的月壤中;轮子采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铝合金制造,而不使用充气轮胎是因为月球表面大气压小,充气轮胎容易爆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40kg,底面积为1m2 的物体匀速竖直提升3m,所用拉力为25ON,请解答下列问題:(g取1ON/kg)
(1)提升前,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滑轮组提升物体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3)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小刘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2)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在平面上所受的阻力大小.
(3)由图所示的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远,在这一基础上合理推理,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根据实验结论分析,如果所有外力都同时消失,此时静止在座位上的你将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乐乐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杠杆置于支架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乐乐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螺母向右调(选填“右”或“左”),也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
次数F1/Nl1/cmF2/Nl2/cm
111025
2210120
3215310
实验时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使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3)乐乐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L1=F2L2
(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左侧下降(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5)若乐乐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增加两个钩码,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向右移动2个格.(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高度为5m,匀速向上攀爬,用了10s的时间,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是600N;他做的功率是3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辽宁舰”航空母舰出海试航,当航母在平静的水面航行时,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总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飞后,它排开水的体积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舰艇护航编队在较近距离时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两船之间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容易发生碰撞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伟利用光具座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探究实验:
(1)物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可是在实验中他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下,那么他应该把凸透镜向上(选填“上”或“下”)调节,使像最终成的光屏的中央;
(2)通过实验他得到了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物距为30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照相机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他按照如图乙所示: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乙是凸透镜.在实验现象①和②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