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小车自斜面顶端滑到低端,其中通过上半段的速度v1,通过下半段的速度是v2,通过全程的速度v,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是v2>v>v1

分析 首先根据生活经验判断小车自斜面顶端滑到低端的运动状态,然后判断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小车自斜面顶端滑到低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通过上半段的速度v1,通过下半段的速度是v2,通过全程的速度v,
按照从大到小的排列应为:v2>v>v1
故答案为:v2>v>v1

点评 此题考查变速运动和平均速度,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判断,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用m做单位)的倒数乘以100,小明拿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光,纸在老花镜下面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镜25cm,则老花镜镜片的度数是多少度?小明戴的是-500度的眼镜,小明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它的焦距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E(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下(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
A.2cm      B.7cm     C.9cm      D.10cm
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右(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左/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作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作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①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并作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第二个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EADBC(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当电流通过电阻时会产生热量.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通过电阻丝的电流为0.6A,在1min内产生的热量为129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在此实验中:
(1)实验中要求蜡烛l和蜡烛2完全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小红应选择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5)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平板玻璃的两个反射面成像造成的.
(6)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
(7)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张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用手电筒照亮作为物的跳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小彩灯是串联的.有一种节日彩灯上有50只相同的小灯泡,接到照明电路中,50只小灯泡都发光,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那么,通过每只小灯泡的电流是0.2A,每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4V.这种彩灯工作时,当一个彩灯灯丝断裂时,这个彩灯两端电压变为220V,击穿金属丝的绝缘层,电流就能从金属丝通过,因此其余彩灯仍能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小明用两节干电池和一只小灯泡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用来探究铅笔芯AB的电性.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灯泡L能发光,这说铅笔芯是导体(填“导体”或“绝缘体”)当滑片P向移动时,灯泡亮度增加,说明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的原理是v=$\frac{s}{t}$;实验中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若某同学在操作时反应慢了一点,小车撞上金属片后过一会儿才停止按表,则所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小.
(2)小明同学在DIS实验室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由于小车撞上金属片后会反弹一下,于是从位置A下滑过程中的速度通过计算机显示在屏幕上,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结合图形和图象分析
①小车的运动情况是C
A.加速运动    B.匀速运动   C.先加速后减速      D.先减速后加速
②小车在AB位置时所对应刻度尺(单位cm)位置如图丙丁所示,请你计算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AB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