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为了防止虫把书蛀坏,小明在书箱里放了两个樟脑球.过了一段时间,他打开书箱后,发现樟脑球变小了,同时闻到一股樟脑味.仔细观察,在樟脑球下面也没有液体出现.对于这种现象,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樟脑球为什么变小呢?

猜想与假设

经过分析,他认为樟脑球没有变成液态,其原因可能是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器材准备

樟脑球(压成粉末状)、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塞子.

进行实验

在试管的底部放上一些樟脑球粉末,然后用塞子将试管口封紧,并用试管夹夹好,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来加热试管底部.(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

随着不断地加热,会看到试管底部的樟脑球粉末越来越小,最终完全消失了.这说明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与猜想是相符的.

熄灭酒精灯,随着试管慢慢地冷却,会发现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了一层白色的固体,原来这是樟脑球的粉末,这说明樟脑蒸气又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

分析与论证

通过上面的探究实验可知,给樟脑球加热时,樟脑球升华;停止加热后,樟脑蒸气凝华,这就说明了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而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评估与交流

上面的实验也可以用碘来完成,因为碘带有颜色,并且更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因此效果会更好.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说出为什么干冰可以用来致冷?冬天结冰的衣服为什么在低于0℃的室外也会变干?冬天玻璃上的冰花为什么是结在内表面,而不是在外表面上吗?

答案:
解析:

干冰很容易升华,升华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因此会使周围环境的气温降低,从而达到致冷的效果;结冰的衣服在0℃以下的环境中变干是因为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冰花总是形成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因为北方的冬夜室外温度很低,玻璃与室外空气接触,温度与室外空气温度相同,而室内温度较高,室内空气中水蒸气的温度也比较高,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玻璃会凝华,直接生成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上,而形成“冰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4?青岛)【何时更粘】
初春的早晨,晓丽去农贸市场买蜂蜜,售货员将蜂蜜用勺子盛出,往瓶子里倒.晓丽发现蜂蜜向下流动得比较缓慢,不像流水那样.“咦!淌得这么慢!”售货员笑着说:“我的蜂蜜质量好,太粘了!”晓丽心想:“对了,蜂蜜比水的粘性大.看来,不同的液体粘性的大小不同.可是…为什么在家里倒蜂蜜时好像不是这么粘呢?难道真是如同售货员所说的质量好吗?以前也是在这里买的呀!”
晓丽带着疑惑,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这样的问题:是否有什么因素使得蜂蜜的粘性有时大有时小呢?也就是说物质的粘性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晓丽百思不得其解.她突然想到:蜂蜜由于粘性能粘住东西,这和磁铁能吸住小铁钉的现象有些相似.而在做火烧磁铁的实验时发现温度越高,磁性越弱.那么,液体的粘性又会怎样呢?会不会也有相似的关系呢?
晓丽根据磁性与温度的关系,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说:物质的粘性也可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粘性越小.
也就是说,如果让同一种液体从相同的斜面流下,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需要的时间短.
想到自己的假说,晓丽兴奋起来,赶回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让爸爸妈妈帮忙,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晓丽顺利完成了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晓丽和爸爸妈妈一起又用其它几种物质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
晓丽象科学家那样得出了结论.
请你回答: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有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它的粘性
越小
越小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的
B
B
图象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粘性大小
粘性大小
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流淌时间
流淌时间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经历的探究思维程序是: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类比
类比
猜想
猜想
推断
推断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5)请你解释粘滞计的工作原理:将被测液体注入后,释放砝码.在重力的作用下砝码向下运动,通过滑轮和绳子对圆柱体施加一个力,使圆柱体转动.注入不同的液体,圆柱体转动的速度不同,根据速度的不同就可以比较出液体
粘性
粘性
的大小.当将同一种液体加热后注入,会发现圆柱体转动的速度将变


(6)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上述结论的有关实例,如:
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
冬天花生油很难从瓶子里倒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关于小明家里的鱼缸
小明家里的方形玻璃鱼缸长80cm,宽40cm,高30cm,水深25cm,鱼缸本身质量为5kg,放在靠窗的水平台面上.
(1)如图,有一束与水平面成30°的光斜射入鱼缸水中,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请你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的路径.
(2)如果忽略玻璃的厚度,鱼缸中水有多重?
(3)台面所受的压力是多大?请在图中画出此力的示意图.
(4)鱼缸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大?
(5)如图是小明他画的在上,下温度一致的湖水中,鱼儿戏水时吐出小气泡的情景.你觉得他画的气泡情况符合实际吗?如果不符合,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正确的画法(用简单的文字表述,不用画图),并指出这样画的物理学根据.
正确画法:
物理根据:
(6)鱼吐出的气泡为什么会上浮?
(7)小明看到爸爸这样换鱼缸水,把一根软管装满水,用手按住两端的管口,然后把管子的一端放入鱼缸中,另一端放入下面的盆里.松开手指,鱼缸里的旧水就经过管子流到下面的盆里了.爸爸说这个现象叫虹吸现象,水流过的那根管子叫做虹吸管.
小明看到虹吸管的形状很像一个倒过来的“U”型管.“在什么情况下,虹吸管内的液体才能流动呢?液体流动的方向又是怎样的呢?”小明问自己.
小明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好朋友晓丽,他们两个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设计了实验的步骤:
①首先将烧杯A抬高,使A杯中的液面高于B杯中的液面,观察虹吸管中水的流动情况;
②将A杯放低,使A杯的液面与B杯的液面相平,观察虹吸管水的流动情况;
③将A杯放低,使A杯的液面低于B杯的液面,观察虹吸管中水的流动的情况.
实验中将会出现哪些现象呢?对此,晓丽认为由于两杯子的液面同时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而大气压可以支持10m多高的水柱,因此管内的液体一定不会有流动现象产生;而小明却认为管中有液体存在,管两端液柱的高度不同,产生的液体压强也不同,因此液面一定会流动.
到底谁的预测正确呢?两个人动手完成了刚才所设计的实验,获得以下的实验现象:
液面高
度情况
A杯的液面
高于B杯的液面
A杯与B杯的
液面等高
A杯的液面
低于B杯的液面
液体流
动情况
A流向B 不流动 B流向A
他俩分析了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找到了虹吸管中液体流动的规律.
通过阅读,请你回答下列问答题:
(1)从文章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当虹吸管两端的液面
不相平
不相平
时,管内液体就会流动.流动的方向是
由液面高的容器流向液面低的容器
由液面高的容器流向液面低的容器

(2)在某些装置中,常用虹吸管来自动放水,如图所示,只要容器中的液面到达aa’,容器里的水就被虹吸管自动放出,原因是
C
C

A、只有大气压强作用                      B.只有液体压强作用
C.是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虹吸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用到,请你列举一个生活中应用虹吸现象的实例.
(4)文章中的每一段都是一个探究环节,把这些环节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那么,晓丽和小明在探究虹吸现象的过程中经历的探究环节依次有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预测
预测
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
、得 出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请阅读下列文章,并回答有关的问题:
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要受到流体的阻力,阻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流体运动的方向相反.运动员在空气中奔跑,要受到空气的阻力.
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大小跟什么有关?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日常生活现象:
百米赛跑时,奔跑得越快我们感到扑面而来的风越大.跳伞运动员开始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后,下降的速度立刻慢了很多.为了减小阻力,飞机、轮船的水下部分、赛车、小轿车等前部都采用流线型.
①通过阅读,你可以归纳出运动员受到的阻力与
速度
速度
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
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形状
等因素有关.
②请你根据刚才的阅读,解释运动员在跑短跑时为什么要穿紧身衣服?
③在刚才的学习中,采用的思维程序是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搜集实例
搜集实例
、归纳出结论、应用结论.
④你认为这个结论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学习周报 物理 人教课标八年级版 2009-2010学年 第14期 总第170期 人教课标版 题型:058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为了防止虫把书蛀坏,小明在书箱里放了两个樟脑球.过了一段时间,他打开书箱后,发现樟脑球变小了,同时闻到一股樟脑味.仔细观察,在樟脑球下面也没有液体出现.对于这种现象,他不禁陷入了沉思:樟脑球为什么变小了呢?

猜想与假设

经过分析,他认为樟脑球没有变成液态,其原因可能是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器材准备

樟脑球(压成粉末状)、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塞子.

进行实验

在试管的底部放上一些樟脑球粉末,然后用塞子将试管口封紧,并用试管夹夹好,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来加热试管底部.(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

随着不断地加热,会看到试管底部的樟脑球粉末越来越小,最终完全消失了.这说明樟脑球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与猜想是相符的.

熄灭酒精灯,随着试管慢慢地冷却,会发现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了一层白色的固体,原来这是樟脑球的粉末,这说明樟脑蒸气又变成了固态,发生了凝华现象.

分析与论证

通过上面的探究实验可知,给樟脑球加热时,樟脑球升华;停止加热后,樟脑蒸气凝华,这就说明了升华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而凝华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评估与交流

上面的实验也可以用碘来完成,因为碘带有颜色,并且更容易发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因此效果会更好.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能说出为什么干冰可以用来致冷?冬天结冰的衣服为什么在低于0℃的室外也会变干?冬天玻璃上的冰花为什么是结在内表面,而不是在外表面上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