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观察物体,如题图。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若长时间用眼看书、看电视或着电脑都会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都可配戴合适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_____,若是近视眼,成像会在视网膜_____(选填“前”或“后”),矫正它需要戴的镜片实质上是_____透镜做成的 (选填“凸”或“凹)。

2)宁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宁宁将光屏移动到6070cm之间的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的制成的。

3)宁宁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调节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在光屏上发生的是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取走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蜡烛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答案】凸透镜 照相机 靠近

【解析】

第一空.人的眼球中的晶状体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

第二空.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成像模糊;

第三空.矫正近视眼时,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可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第四空.由图知道,物距是:
u50cm20cm30cm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第五空.由于光屏的表面粗糙,所以,光在光屏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第六空.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的合适位置,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即像远了;取走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根据像远可知物要近些,所以应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重G=5N,容器高h=33cm,容器内放入一个实心长方体A,底面积SA=200cm2,高hA=10cm,A底部的中心通过一段细绳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一段时间后停止了注水,然后把一实心长方体B放在A的正上方,水面恰好与B的上表面及容器口相平,如图乙所示,且ρ=3ρ。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细线对物块的拉力F随水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绳重、体积和形变均不计,ρ=1.0×103kg/m3g=10N/kg。)求:

1)绳子的长度;

2)当停止加水,还未加上物体B时,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3)物体A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将细绳剪断,求细绳剪断前后,物体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晴和小雨分别用甲、乙两套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在组装器材时,图甲出现的错误是_____,应适当将_____(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调整好器材,用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当水温为9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持续几分钟为止,根据记录数据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图象。当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内是______(填“空气”或“水蒸气”)。

3a为小晴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象,分析可知她是选用________图中装置做的实验。由小雨所绘制的b图象可知,此时周围环境的大气压_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一标准大气压。小雨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40-6分钟ab图象重合可以判断她们实验所用水的质量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四种模拟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图,其中设计最佳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V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R110Ω 1A”、R22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右移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叉)。

__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位于_____(选填“A”或“B”)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小张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

A.小灯泡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小灯泡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_____Ω.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_____(选填“R1”或“R2”)。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压U/V

0.5

1.0

1.5

2.0

2.5

2.8

电流I/A

0.16

0.22

0.25

0.28

0.29

电阻R

3.1

6.8

8.9

9.7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R

5

10

20

电流I/A

0.30

0.20

0.12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把阻值准确的10Ω20Ω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灯泡标有“2.5V1.25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若闭合开关,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灯泡也能安全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420Ω B.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0.5A

C.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9W D.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可以为1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航和小组的同学完成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

(a)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还有 的作用。

(b)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定值电阻R1由5Ω换成10Ω时,接下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调节;若电源电压为6V,R1的可选最大电阻为20Ω,为保证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2V,那么滑动变阻器R2阻值应不小于 Ω。

(2)他做完实验后,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又完成了测量额定电压是2.5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如图乙所示,他要连接电路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向左侧无刻度处,原因可能是 。解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他发现小灯泡过亮,为了完成实验,接下来他的操作是,立即断开开关,把 ____________;再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记下各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是 ;额定功率是 W;灯丝的电阻是 的(填变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静电现象》一节时,老师演示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如图甲所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观察发生的现象;如图乙所示,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发生的现象;如图丙所示,将上述玻璃棒和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发生的现象.

(1)在图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在图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根据甲、乙两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乙实验现象,由丙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圆柱形水杯倒扣在水槽里的水中,内部封闭一部分空气,水杯底部放一个底面积与水杯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形物块,水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取下物块放入水中,物块下沉至水槽底部。若水杯杯壁厚度忽略不计,则

A.水对水槽底部压强变小

B.水杯内气体的压强变大

C.水对水槽底部压力的变化量小于物块的重力

D.水杯内外液面高度差的变化量大于物块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