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是某小球从静止出发沿直线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O点是小球的出发点,A、B、C、D、E、F(其中E点、F点图中未标出)是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拍摄小球的位置照片).
(1)分析闪光照片,容易得出小球从O点出发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的相应数据(可以不估读),请完成表格中未填写的数据.)

O点A点B点C点D点E点F点
时间/s00.10.20.30.40.5
路程/cm01.004.009.0016.00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该小球从静止出发后的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若照片上位置与实际位置间距比例是1:10,则小球从D点至E点的平均速度是9m/s.

分析 (1)直接通过观察图形,运用刻度尺的读数方法并推导出缺少的三个数据;
(2)由图可以看出,小球的速度是逐渐变大的,那么可通过运用比值定义法来表示出速度和时间的比例关系,然后根据速度的变形式间接的得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根据比例关系得出小球的实际路程,再利用速度公式求小球从D点至E点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由刻度尺读数可知,0.4s到达16.00cm,由前面数据可知路程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0.5s应到达25.00cm;

O点A点B点C点D点E点F点
时间/s00.10.20.30.40.5
路程/cm01.004.009.0016.00
(2)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小球经过A、B、C、D、E五点时,速度是逐渐变大的,如下:
vB=10m/s,vC=20m/s,vD=30m/s,vE=40m/s,vF=50m/s;
由此可以看出,小球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相应的增大,即速度和时间成正比,设这个比例系数为k,那么可表示为:
v=kt,而s=vt,即s=kt2
所以可以看出,路程和时间的平方是成正比的;
小球从D点至E点的距离为25cm-16cm=9cm,按比例小球实际的通过的距离s=9cm×10=90cm=0.9m,
小球从D点至E点的速度:
v=$\frac{s}{t}$=$\frac{0.9m}{0.1s}$=9m/s.
故答案为:(1)25.00;(2)时间的平方;9.

点评 此题的难点在于第二问,能够发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比值法来进行分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小明和小宇想鉴别家中的大豆油是否是地沟油.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提出两种方案:
A.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沸点来鉴别;
B.可以用测定这种油的凝固点来鉴别.
小明家中有一支量程为-10℃~100℃的温度计,他们又一起上网查找到了相关资料见下表.你选择方案B(填“A”或“B“)来鉴别,你否定另一个方案的理由是两种油的沸点都超过该温度计的量程
物质沸点凝固点
大豆油230℃-18℃
地沟油200℃-6℃~-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现在再潮湿购物结算时,都是通过扫描仪照射条形码(黑白相间的条纹),再通过电脑处理后,所购商品的相关信息自动在电脑中生成,方便准确.扫描时,黑条纹将光吸收,白条纹将光反射.(均选填“吸收”或“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D.内能为零的物体不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谢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图乙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的.
(3)小谢同学在检查电路连接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到右端.(填“左”或“右”)
(4)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的量是电阻.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阻器的滑片P从b端移至a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5)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C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6)小谢同学得出如下一组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丁中做出I-1/R图象.
U=2V
 实验次数电阻(Ω)电流(A)
150.4
2100.2
3150.13
根据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或者,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倒数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9.根据电路图甲连接实物图乙.(A1选0-3A,A2选0-0.6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在太阳光色散光带外侧存在不可见光,要想探测紫外线,可将荧光物质放在B(A/B)的外侧,写出红外线的一个应用遥控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①: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步骤②: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再次找到对应位置.多次试验,改变A的位置,重复①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如表中.
序号12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3.005.008.00
步骤③:每次确定像的位置时,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乙中画出眼睛E看到A在玻璃板表面成像A′的光路图.
(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③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是错误的.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C.
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
B.直接观察光屏;
C.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
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挡住蜡烛B,正确观察玻璃板后将仍能(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4)拿走光屏,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再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他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4cm.
(5)如果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D.
A.2cm        B.1cm         C.0.5cm         D.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使用投影仪时,当投影片离镜头的距离是40cm时,银幕上出现了一个放大、倒立的像,则该镜头的焦距满足(  )
A.f<20cmB.f<40cmC.20cm<f<40cmD.f=4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