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圆柱体甲、乙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其底面积分别为 100cm2 和 50cm2,高度h甲 和h乙之比为 2:1,他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将乙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为Δ h 的部分,并放到甲物体上,此时甲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Δ h:h 乙 =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物质的密度为5 g/cm3,乙物质密度为2 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 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 5︰4
B. 4︰5
C. 5︰2
D. 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球M、N的质量相等,悬线长为OM<ON,把两悬线拉到同一水平位置再放开小球,则两球经过最低位置时( )
A.两球的势能一样大 B.两球的动能一样大
C.N球的动能大于M球的动能 D.M球的速度等于N球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__________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________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_______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重为3.2×104N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以9.6×104W的功率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已知斜坡长100m,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0%.求卡车:
(1)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
(2)爬坡时的牵引力;
(3)爬坡时的速度.
(4)汽车在上坡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U 型管内装有适量清水。通过下列实验,用 U 形管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
(1)U 形管压强计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 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 形管中的水面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该装置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 U 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可通过_____(选填序号)方法进行调节;
①从U 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 型管内添加适量水;在实验中通过比较U 型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记录的部分实验信息如下表:
实验次数 | 液体 | 液体深度h/cm | 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Δh/cm |
1 | 水 | 5.0 | 4.9 |
2 | 10.0 | 9.7 | |
3 | 15.0 | 14.6 |
根据表中信息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选填“增大”或“减 小”);
(4)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时,小明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 A、B 两种液体中,如图所示,小明得出结论:A 液体密度较大。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选填序号);
①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②金属盒在A 液体中深度小,而U 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较大
(5)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造,如图所示。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 形管水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密度分别为ρ1 和 ρ2 的两种液体中,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 形管中的左右水面高度差为 5cm,则 ρ1_________ρ2(选填“>”﹑“<”或“=”),左右橡皮管内气体压强相差_____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从b点滑到a点过程中,两个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图乙中_______(填“dc”或“ec”)表示电压表V2的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象.
(2)该过程中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做实验时,由于方法不对或措施不当都会导致实验过程中难以观察到现象或测量结果不准确。请在下面写出遇到问题时你的解决方案。
(1)测电笔辨别零线与火线时,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握住测电笔,不管接触火线、零线测电笔氖管都不发光。你的方案是_____。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无论怎样移动相同的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的方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