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跑步机上跑步锻炼,又能为干家务活的妈妈带来一片光明”,这样的好事你干吗?据报道:美国一家公司成功改造跑步机,利用跑步机发电,在跑步机上跑步半小时,可以供给一只“25V,5W“节能灯泡正常工作2.5小时.
(1)则通过灯丝的电流是多少A?跑步机产生的电能至少有多少kW•h?
(2)若1克葡萄糖完全氧化能放出17.15kJ的能量,且其中有10%能转化成电能.假如跑步时消耗的能量全部由葡萄糖提供,则一小时人体需要消耗多少g葡萄糖?

分析 (1)由节能灯的铭牌找出其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由功率的变形公式I=$\frac{P}{U}$可以求出通过灯丝的电流;由W=Pt可求得跑步机产生的电能;
(2)设需要消耗m克葡萄糖,根据已知条件列车等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1)由P=UI可得,通过灯丝的电流I=$\frac{P}{U}$=$\frac{5W}{25V}$=0.2A,
由P=$\frac{W}{t}$可得,W=Pt=0.005kW×2.5h=0.0125kW•h,
(2)设需要消耗mg葡萄糖,则
17150J×m×10%=0.0125×3.6×106J×2,
解得:m≈52.5克.
答:(1)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A;跑步机产生的电能至少有0.0125kW•h;
(2)一小时人体需要消耗52.5g葡萄糖.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流过灯丝的电流、求跑步机的电功率等问题,由灯泡铭牌找出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掌握功率的变形公式、热量公式及功率公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最后一问时,要从能量转化的效率方面考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过山车
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在刚刚开始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依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的“发动机”将是重力势能,即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对过山车来说,它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1)过山车上升阶段,其动转化为重力势能.
(2)过山车在轨道的最低处,运动最快,动能最大,说明物体的动能与速度有关.
(3)设计师所设计的过山车轨道中,过山车依次通过的竖直回环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的原因是过山车机械能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为5N,滑轮上升的速度为0.2m/s,物体所受合力为0N,拉力F的功率为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在实验前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
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C.与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接着,他们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实验操作来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时,应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
(2)比较甲和乙实验的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猜想B.(填写序号)
(3)比较甲和丙实验的测力计示数可以验证猜想A.(填写序号)
(4)比较丙和丁实验的测力计示数,不能(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红和小华讨论盛有液体的容器在放入物体前、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p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了两种不同的猜想,并分别进行了实验.
①小红猜想:△p与放入的物体所受重力G有关,于是选择所受重力不同、体积相同的三个物体A、B、C,先后放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并测得△p.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一.
表一:
实验序号123
实验示意图
G(牛)282420
△p(帕)230230230
分析比较表一中△p和相关条件,可得:△p与G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小华猜想:△p与放入的物体所受浮力F有关,于是将物体D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液体中,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经计算得出,并测得△p,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表二.
表二:
实验序号456789
实验示意图
G(牛)32323232323232
F(牛)2218141010
 F(牛)1014182222
△P(帕)250350450550550
根据表二的实验示意图和相关数据,可以验证△p与F相关的猜想(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依据是:同一物体浸入盛有某种液体的同一容器中,△p与F成正比.
请填写实验序号9中的相关数据:F为22牛、△p为550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为了研究一定速度的物体往斜面上运动时所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小明让质量为20克的铁小球从AB斜面上高为h(20cm)处由静止滚下,小球滚上BC斜面后,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1,如图a实验所示,然后逐步减小BC斜面的倾斜角度,测出小球能到达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2、h3,如图b、c实验所示.测出高度记录于下表中.
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1h2h3
高度(cm)19.61918.5

(1)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
(2)该实验中要获得相同速度的方法是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下滑;
(3)小明要继续探究一定速度物体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他应继续实验的步骤是:①选择多个不同质量(如10g、30g、50g等)的小球;
②让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下滑,观察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③记录数据并比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两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A.压强p>pB.压强 p<pC.密度ρ>ρD.密度ρ<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时,老师做了如图演示实验.刘洋发现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同时证明另一个猜想也是正确的--浮力大小与物液接触面积有关.课后,刘洋及小组成员重新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案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是否与物液接触面积有关.
①将一个顶部和底部均装有钩子的金属圆锥体分别用弹簧测力计钩住顶、底部,使之分别以正立和倒立的方式浸入水中一半高度,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正立时物液接触面积比倒立时大,若正立时弹簧测力计示数较小,则可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②将漂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捞起并灌沙、封口后放入水中看是否能下沉一些.若下沉一些甚至由漂浮变为悬浮或沉底,则乒乓球所受浮力变小,而物液接触面积变大,也可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③将一空瓷碗轻放水面使之漂浮,再将其斜插入水中(让碗内进水)使之沉底.瓷碗沉底时比漂浮时物液接触面积较大,而沉底时瓷碗所受浮力比漂浮时小,即可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这三种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①②③,不合理的实验方案存在的共同问题是:未控制V不变.
请写出合理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应控制ρ和V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2013年6月20日上午举行的万众瞩目的太空授课活动中,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用“一指禅”把“悬空打坐”的聂海胜推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一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不能使物体发生形变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