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小明用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升了1.5m.每个滑轮的重相等,均为2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小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小明做功的功率.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 (1)以下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利用F=$\frac{1}{2}$(G+G)求出F1的大小,以上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利用F=$\frac{1}{2}$(F1+G)求出F2的大小,小明受向左的绳子拉力F2和地面的摩擦力f而处于静止状态,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求出小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2)以下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利用s=2h求出拉力为F1段绳子运动的距离,以上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再根据s=2h求出拉力为F2段绳子运动的距离,利用P=Fv求出小明做功的功率;
(3)根据η=$\frac{{W}_{有用}}{{W}_{总}}$=$\frac{Gh}{Fs}$×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
(1)不计绳重及摩擦,以下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可得:
F1=$\frac{1}{2}$(G+G)=$\frac{1}{2}$×(500N+20N)=260N,
以上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F2的大小:
F2=$\frac{1}{2}$(F1+G)=$\frac{1}{2}$×(260N+20N)=140N,
因小明受向左的绳子拉力F2和地面的摩擦力f而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小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f=F2=140N;
(2)以下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则F1段绳子运动的距离:
s1=2h=2×1.5m=3m,
以上面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则F2段绳子运动的距离:
s2=2s1=2×3m=6m,
小明做功的功率:
P=$\frac{W}{t}$=$\frac{{F}_{2}s}{t}$=$\frac{140N×6m}{10s}$=84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frac{{W}_{有用}}{{W}_{总}}$=$\frac{{G}_{物}h}{{F}_{2}s}$=$\frac{500N×1.5m}{140N×6m}$×100%≈89.3%.
答:(1)小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40N;
(2)小明做功的功率为84W;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9.3%.

点评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两个动滑轮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诸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

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把沥青由固态熔化成液态.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在小球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速度一直在减小
B.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所受弹簧的弹力始终比重力大
D.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所受弹簧的弹力大于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实验设计的严密生、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温室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两种液体的表面积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述各物体的质量接近2.0×106毫克的是(  )
A.一只蚊子B.一只鸡C.一个中学生D.一头大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是小明“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实验中,他将一只电流表分别接在A、B、C三处,测得的数据如图所示,完成此实验至少需要6根导线; 请指出小明就此得出结论的不科学之处:实验次数太少,你认为可做出的改进措施是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中有3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物体甲、乙、丙,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它们的受力情况如图中所示,那么,上浮的物体是丙,下沉的物体是乙,悬浮的物体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相对于太阳是静止的
B.楚人“刻舟”而不能“求剑”是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造成的
C.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地球上的静止物体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青山和孤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点
(1)若入射光与平面的夹角50°,则反射角的度数是40°
(2)若要让反射光在光屏的B点,需要将平面镜竖直向下(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