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是学生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制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关于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和甲乙液体密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计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B.密度计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C.甲杯液体密度大D.乙杯液体密度大

分析 (1)从图可知,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从而可以判断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
(2)从图可以得出密度计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关系,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

解答 解:AB、同一个密度计放在甲、乙液体中都漂浮,则根据漂浮条件可知:
F浮乙=F浮丙=G;
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则AB错误;
CD、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甲>V排乙
又FVg,浮力相等,
则ρ<ρ,因此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密度计测液体密度时漂浮(F=G)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手机间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在陶瓷、铁、玻璃中,属于导体的是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实例与其所运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坐垫呈马鞍型,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力
B.三峡船闸是大气压强知识的应用
C.修盘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的道理
D.驾驶员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行驶中人的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中国汽车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力.小满家购买某型号四轮汽车的质量为1.6×103kg,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当它以54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600N,每行驶100km消耗汽油量为7.5L.完全燃烧1L汽油释放的能量为4×107J,g=10N/kg,求:
(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
(2)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3)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汽车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2014年2月15日,在索契冬奥会上,我国选手周洋以2分19秒成功卫冕获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军,如图为周洋冲过终点后能够继续滑行是因为周洋具有惯性,全程周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0.8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刚和小丽在研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的关系时,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
①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先选用0~15V的量程试触,如果示数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进行测量;
②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L1发生断路.
L1两端电压/VL2两端电压/V串联总电压/V
1.43.14.5
(3)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上表所示的一组数据.小强同学依据本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选填“等于”或“不等于”).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确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夏天吹电扇的人感到凉爽,主要是扇来的风(  )
A.扇了冷风B.带走了热空气C.降低空气温度D.加快汗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将烛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的像与原来相比原来一半(选填:“原来一半”或“仍完整”).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选填:“上”、“下”、“左”或“右”);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2L.(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
(2)实验前需调节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比较规范的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B.将三者靠拢,然后用目测的方法调节
(3)为了方便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选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图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乙所示的位置能(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当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应将光屏向右(选填“左”或“右”)移动.
(5)若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A”;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大于(选填“大于”或“小于”)像“B”.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7)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4f(或不小于4f).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frac{A′B′}{AB}$=$\frac{v}{u}$,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3f时,n=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