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
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______。
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
在另一小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响应节能减排,低碳出行,如图是王辉家购置的新型能源轿车.假期全家驾车从商丘到洛阳游玩,爱思考的王辉不仅收集了如下所示的相关数据,还记录了轿车在公路上行驶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h(按匀速行驶计算),天然气热值为4×107J/m3 . 求:
轿车质量(kg) | 1200 |
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m2) | 0.05 |
商丘到洛阳距离(km) | 332 |
行车15km耗天然气(m3) | 1 |
匀速行驶时牵引力(N) | 2000 |
(1)轿车(空载)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取10N/kg)
(2)轿车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约是多少?
(3)该轿车理论上的效率约是多少?
(4)请你指出该款轿车的优缺点(各列举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的小灯泡标有“2.5V”字样,图为实验电路实物图.
(1)请根据所给的电路实物图,在虚线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____;
(2)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最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结果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的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右表三组实验数据,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人坐在座椅上时,开关S自动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
闭合,指示灯灭。图中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实验中若移开与像完全重合的蜡烛B,用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______像。
小红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图;
(1)测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方向调零。
(2)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华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运动
(3)小华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的猜想。上图是他进行探究实验的实验装置图,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 | 木板与木板 | 4.0 | 0.8 |
2 | 木板与木板 | 5.0 | 1.0 |
3 | 木板与毛巾 | 4.0 | 1.2 |
为了完成探究应该按______两个图所示的方案,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是否有关,如图1所示,小华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1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5)交流评估时,小华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B.木板的长度太长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太大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6)小芳发现实验室里有如图所示的木块和铝块,她想比较一下木块和铝块表面的粗糙程度,于是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先将木块叠放在铝块上,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测得的摩擦力是__N
②然后,将_______,重复上述过程,这次测得的摩擦力是 3.0N.
③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_______表面的粗糙程度大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了实验,步骤如下:① 用双面胶将一个200克的钩码固定在1 米长的塑料直尺的中间,将直尺的一头固定在桌子的一端,如图甲所示;② 缓缓抬起右端,让直尺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如图乙所示;③ 继续抬高右端,增大直尺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图丙所示。
(1)该实验中,小明是通过________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2)分析三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
(3)小明用长木板和木块2搭成图1的斜面。把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然后把木块2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如图2所示),再把物体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比较两次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1 ____f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2s内,小车处于_____状态,2s~5s内,小车处于_____状态(以上两空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或“静止”);5s~7s内,小车以_____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B. 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 小李在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
D. 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