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甲所示,一个底面积为75cm2的柱形物体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15N:底面积为120cm2且足够深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且与容器底接触但对容器无压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稳定后物体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5cm,如图乙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2=7.5N;然后,将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忽略绳重和附在物体表面上水的重力.ρ=1.0×103kg/m3,g=10N/kg)求:
(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A的密度;  
(3)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前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分析 (1)利用二次称重法计算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根据F=ρgV可求,然后利用G=mg求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ρ=$\frac{m}{V}$计算物体A的密度;  
(3)利用V=Sh求出物体的高度,进而可求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后露出水面的高度,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减少量,进而可求水面下降的高度,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

解答 解:(1)由题可知,物体的重力:G=F1=15N,
则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G-F2=15N-7.5N=7.5N;
(2)根据F=ρgV可得,物体的体积:V=V=$\frac{{F}_{浮}}{{ρ}_{水}g}$=$\frac{7.5N}{1×1{0}^{3}kg/{m}^{3}×10N/kg}$=7.5×10-4m3
物体的质量:m=$\frac{G}{g}$=$\frac{15N}{10N/kg}$=1.5kg,
则物体的密度:ρ=$\frac{m}{V}$=$\frac{1.5kg}{7.5×1{0}^{-4}{m}^{3}}$=2×103kg/m3
(3)物体的高度h=$\frac{V}{{S}_{物}}$=$\frac{7.5×1{0}^{-4}{m}^{3}}{75×1{0}^{-4}{m}^{3}}$=0.1m=10cm,
将物体A放入容器中且与容器底接触但对容器无压力,慢慢向容器注水,待液面稳定后物体A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5cm,
h>h,
所以,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后,物体露出水面,露出水面的高度h=8cm-5cm=3cm=0.03m,
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水的深度不变,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压强不变,
物体A露出水面3cm前后,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变小,水的深度下降,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压强减小,
物体A露出水面3cm后,排开水的体积的减少量△V=V=Sh=75×10-4m3×0.03m=2.25×10-4m3
所以,水面下降的高度△h=$\frac{△{V}_{排}}{{S}_{容}-{S}_{物}}$=$\frac{2.25×1{0}^{-4}{m}^{3}}{120×1{0}^{-4}{m}^{2}-75×1{0}^{-4}{m}^{2}}$=0.05m,
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p=ρg△h=1×103kg/m3×10N/kg×0.05m=500Pa.
答:(1)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7.5N;
(2)物体A的密度为2×103kg/m3;  
(3)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前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量为500Pa.

点评 此题考查浮力、密度和压强的计算,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难点在(3)关键是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8cm后水面下降的高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7.如图,请画出力F 的力臂L 和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实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铁皮剪刀
B.
手动抽水机
C.
钓鱼竿
D.
开酒瓶的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球B.太阳C.“长征七号”D.“天宫二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至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R0的阻值为20Ω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
C.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R0的功率为0.4W
D.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时,滑片P恰好移至ab的中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右 调节.
(2)如图甲,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钩码3个.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出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其力臂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已知:电阻R1=5Ω,电阻R2=10Ω.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0.9A,两个电阻产生的热量之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火车站台边缘处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其原因是火车急速驶过车站时,安全线以内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以上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易发生安全事故.以站台为参照物,列车是运动(填“运动”或“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选填“左”或“右”),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6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个小格,则杠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动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变大.
(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可计算出拉力F的力臂大小,从而可推算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3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