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0V
B.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0Ω
C.定值电阻R1的阻值是20Ω
D.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分析 (1)从“U-I”关系图象可以看出,因为最后电压变为0,所以甲为滑动变阻器的关系图象,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0,乙为电阻R1的图象;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图象读出电表的示数,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的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

解答 解:
(1)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两电阻串联,干路电流最小;
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2A,电阻R1的电压U1=2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V;
因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1+U2=2V+4V=6V,故A不正确;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R1=$\frac{{U}_{1}}{I}$=$\frac{2V}{0.2A}$=10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frac{{U}_{2}}{I}$=$\frac{4V}{0.2A}$=20Ω,即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20Ω,故B、C均不正确;
(2)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
I′=$\frac{U}{{R}_{1}+\frac{1}{2}{R}_{2}}$=$\frac{6V}{10Ω+\frac{1}{2}×20Ω}$=0.3A.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是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明白电路各个用电器的连接情况,还要会看“U-I”关系图象.在电学中,有些题目的信息是通过图象给出的,所以要会读电路图中的信息和U-I图象中的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平板小车上,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向左做加速运动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画出此时木块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滑板是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如图所示,一只脚站在滑板上,另一只脚用力向后蹬地,滑板就会前进,这个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停止蹬地,滑板仍能向前运动,是因为滑板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有没有光照的情况下,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绿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的是(  )
A.全身呈绿色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绿色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属性,小凯同学取了A、B两种物质研究它们在不同体积下的质量,实验测得数据如表:
物质实验次数体积V/cm3质量m/g
A1510
21020
31530
B41030
(1)对表中第1次到第3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可知,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它的质量就大.进一步定量分析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数学表达式为k=$\frac{m}{V}$[其中比例系数用“k”表示].
(2)比较第2次与第4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不相等(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3)请在图中画出A物质的m-V图象,并计算出A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2g/cm3=2.0×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现有一个气球、一盆水、几个玻璃杯、铅笔、文具盒、钢尺、一块木质三角板、一次性纸杯、若干橡皮筋,利用上述器材能做哪些声学实验探究,请写出你会的一种,要求分别写出所用器材、出现的现象和可以得出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是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一种方法.图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已知电阻,其阻值为12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0.5A,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是1.1A,求被测电阻R2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材料物体质量(kg)下落高度(m)下落时间(s)
1铁球1201.96
2铁球1302.47
3铅球1201.96
4铅球2201.96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1和3,并可得出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无关.( 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比较实验序号1和2,并可得出的结论是: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同时(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4)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 张对折两次)同时从三楼 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片纸不同时(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此下落过程中两片纸作的不是(填“是”或“不是”) 自由落体运动,因为纸片受空气阻力作用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结合图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光-电转换和光-热-电转换.
光-电转换
光电转换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它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光电性质变化,也就是光能量转化为电能.这一原理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首先发现的.当时,赫兹发现:两个锌质小球之一用紫外线照射,则在两个小球之间就非常容易跳过电火花.后来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并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热-电转换
即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用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为工质的蒸汽,然后由蒸汽驱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如图所示,前一过程为光-热转换,后一过程为热-电转换.利用这一原理有些国家在沙漠地区建立了塔式太阳能热电站.
太阳能可以发电,并让灯泡发光.可是,白天有太阳,我们并不需要灯亮;而夜晚没有太阳我们需要灯亮.想一想,怎样实现将白天太阳的能量储存起来,供夜晚的灯发光呢?又怎样将太阳能发电站转化的大量能量储存起来,供夜间或阴雨天使用呢?如何破解太阳能的蓄能问题,让太阳能最终成为能够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替代能源呢?
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路灯就是利用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太阳能的.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再与电灯连接.白天有太阳能时,接通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路,太阳能电池板转换成的电能再转换成蓄电池的化学能储存起来;夜晚,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路断开,蓄电池与电灯电路接通,蓄电池储存的化学能再转换成电能为电灯供电.它的各电路的通断是由充放电控制器自动控制,蓄电池放在电线杆下面的地上.
(1)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2)塔式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热-电转换”,经历的能量转换过程是:内能→机械能→电能.
(3)请画出能满足太阳能路灯工作原理的电路图.(太阳能电池板用表示,充放电控制器用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