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重为50N的物体,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的作用下,10s内沿斜面匀速前进了5m,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是100J,则F=20N,F做功的功率是30W.

分析 已知拉力做的功和在拉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又知时间,再利用P=$\frac{W}{t}$求解功率.

解答 解:由W=Fs可得,拉力:
F=$\frac{W}{s}$=$\frac{100J}{5m}$=20N;
F做功的功率:
P=$\frac{W}{t}$=$\frac{100J}{10s}$=10W.
故答案为:20N;10W.

点评 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的计算,要求灵活运用所学公式,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甲为一款有高、低温两档的家用蒸汽电熨斗.其电路原理如图乙所示.R1、R2为电热丝,其额定电压均为220V.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熨斗处于低温档;当S1、S2都闭合时,电熨斗处于高温档.正常工作时高温挡的电功率为1540W.(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不计电热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1)电熨斗正常工作时,在高温档状态下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大?
(2)若电热丝R2的电阻为44Ω,则电热丝R1的电阻为多少?
(3)若电热丝R2烧毁了,要使电路恢复正常工作,小聪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保证:高档、抵挡功率不变).小聪方案:用两根都是“220V 550W”的电热丝并联代替R2
请你通过计算和分析,对小聪的方案作出评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a(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3)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甲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茫茫雪原上,步行者常会陷入雪中,脚踩滑雪板者却不会陷下去,(如图1)针对此现象
(1)你能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如图2是小萌利用小方桌模型、砝码、海绵来探究这一问题的实验装置.
①实验中小萌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②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乙图中把小桌倒放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受力面积,由现象可得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若要使乙图中小方桌模型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是将乙图中的小方桌模型反过来按图甲放置(或将乙图中小方桌模型上再增加砝码)
④小萌将小方桌模型和砝码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丙所示,比较甲、丙两种情况后,小萌认为压力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你对此结论做出简要的评价在比较压力作用效果时要求被压物体的材料相同,所以小萌的结论是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1:2,路程之比为2:3,则时间之比是(  )
A.1:1B.1:2C.4:3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电阻R1为10Ω,电源电压为12V,开关S闭合后,求:
(1)当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电阻R2为40Ω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和电路的总电流I.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3为20Ω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检测机构为了检测汽车的刹车性能,在同一场地做了如下实验:
(1)某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测得有关数据如图甲所示.其中反应距离是指司机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脚踩在刹车踏板上时,车通过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脚踩在刹车踏板上,使车减速,到车停时车通过的距离.如果司机以60km/h的速度驾驶,从发现情况,决定刹车到车停止时,车通过的距离为35m.
(2)汽车的刹车方式有两种:方式一:刹车时,车轮不能滚动,只能滑行,直至车停.方式二:刹车时,车轮仍保持滚动,但滚动减慢,直至车停.
图乙反映的是以方式一和方式二刹车所产生的刹车距离的比较.从图中可知,在车速相同时,采用刹车方式二(选填“刹车方式一”、“刹车方式二”)刹车后,刹车距离较短.
(3)检测中,相同的A、B两车均以v1速度行驶,A车采取方式一刹车,B车采取方式二刹车,刹车时车与障碍物的距离相等(距离小于S1,如图),则撞击时B(A/B)车对障碍物的破坏程度更大,理由是由图象可知,在撞击时B车的车速较大,因此其动能更大,破坏性更厉害(请结合图乙中曲线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汽车上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车内的破窗锤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
B.汽车行驶时,发动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方向盘属于轮轴这一类简单机械,使用时可以省距离
D.车窗打开时,遮阳的窗帘总是往外飘是因为窗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了“固体熔化”的实验.
(1)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2℃.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乙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固体物质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B、C两点温度相同、质量相等,物体在B、C两点具有的内能大小关系为:物体在B点的内能小于在C点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