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 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D 【解析】试题分析: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叙述正确;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叙述正确;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叙述正确;D、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D叙述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北师大版八年物理下学期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练习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a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首先利用太阳光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f.请你认真思考下面的四种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甲: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 和二倍焦距2f 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及成像特点,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乙:除甲中的做法外,把蜡烛放在大于2f 的某一位置和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丙:除甲中的做法外,把点燃的蜡烛从较远处逐渐移近凸透镜,通过不断调整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及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的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丁:与丙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1)以上四种方案中,合理的方案有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丁”);

(2)某小组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____________像;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像距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小组用两支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c所示位置,两支蜡烛的连线AB与过凸透镜的中线垂直,则光屏上C、D两处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用一块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丙、丁 倒立放大的实 变小 变小 相等 C 【解析】(1)为了有条理的解决问题,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合理的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验时,应该有一定的规律,由远变近或由近变远.所以丙、丁正确. (2)①如图,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0cm. ②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蜡烛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到3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大于焦距凸透镜成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_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

(1)倒立 照相机 (2)心 (2)左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60cm-50cm=10cm;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物距为30cm,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其应用是照相机; (2)当蜡烛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物距减小,像距变大,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右移动. (3)近视眼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使原来会聚的光线推迟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可以感受到在A点用力容易把门推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 力的作用点 B. 力的大小 C. 力的方向 D. 力的单位

A 【解析】试题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这三个互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由题意可知,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所作用的位置不同,所以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作用点间的关系的,故应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冰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也涉及到这个规律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C 【解析】解答: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光的折射。A.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B. 自行车尾灯有很多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无论从哪个方向射来的光都能被沿原路反射回去,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 激光引导掘进机前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6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2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练习 沪科版 题型:计算题

有两只灯泡,A灯“6 V 6 W”、B灯“6 V 3 W”,A和B中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甲所示.

(1)将A、B并联接在6 V电源两端,求1 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

(2)将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A灯电阻;

(3)将A与一个滑动变阻器(50 Ω 2 A)串联接在6 V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和A灯功率相等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1) 1.5 A; 540 J (2) 4 Ω (3) 2.1 W 【解析】试题分析:(1)A、B并联接在6V电源两端,都正常发光,因为,所以1min内电路消耗的电能:W总=P总t=(6W+3W)×60s=540J; (2)A、B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B灯恰好正常发光,因为P=UI, 所以: ,由图象此时UA=2V,所以; (3)当A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6V电源两端时,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6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2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练习 沪科版 题型:填空题

【广西梧州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卷】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3.6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断开S2,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___Ω;若再闭合S2,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4A,则R的阻值为_________Ω。

10 15 【解析】试题分析:由小灯泡的规格可得小灯泡的电阻为R=U2/P=(6V)2/3.6W=10Ω;,闭合开关S1,断开S2,小灯泡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为6V,若再闭合S2,两灯泡并联,电流表示数增加量就是通过电阻的电流,所以R的阻值为R=U/I=6V/0.4A=1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6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第2节 电流做功的快慢练习 沪科版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手电筒中的电流为0.5 A,电源为三节干电池,则该手电筒小灯泡的功率最接近( )

A. 0.25W B. 0.75W

C. 2.25W D. 9.00W

C 【解析】电源电压U=1.5V×3=4.5V,灯泡功率P=UI=4.5V×0.5A=2.25W,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与液化练习 沪科版 题型:填空题

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气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________的方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如下表为几种物质的沸点,如果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________.

压缩体积 二氧化碳 【解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常温下是气态的氧气是依靠压缩体积的方法储存在氧气瓶中的;从数据中可知,液态氧的沸点最低,则最容易沸腾.而二氧化碳的沸点最高,很难沸腾,相反最容易液化,因此降温首先分离出来的是沸点最高的,即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