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两个电阻的规格分别为“6V  3W”和“3V  3W”,将他们串联接入后连入电路,其总电压不能超过7.5V;将它们并联后接入电路,其总电流不能超过1.25A.

分析 (1)已知定值电阻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先根据P=UI求出两电阻的额定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的阻值,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则串联电路的电流只能取两个电流中最小的一个,然后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2)两定值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电源的电压为两额定电压中较小的,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最大干路电流.

解答 解:(1)由P=UI可得,两定值电阻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I1=$\frac{{P}_{1}}{{U}_{1}}$=$\frac{3W}{6V}$=0.5A,I2=$\frac{{P}_{2}}{{U}_{2}}$=$\frac{3W}{3V}$=1A,
由I=$\frac{U}{R}$可得,两定值电阻的电阻分别为:
R1=$\frac{{U}_{1}}{{I}_{1}}$=$\frac{6V}{0.5A}$=12Ω,R2=$\frac{{U}_{2}}{{I}_{2}}$=$\frac{3V}{1A}$=3Ω;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两定值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1=0.5A,
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U=I(R1+R2)=0.5A×(12Ω+3Ω)=7.5V;
(2)两定值电阻并联时,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当U=U2=3V时,干路电流最大,
此时通过“3V 3W”电阻的电流I2=I2′=1A,
通过“6V 3W”电阻的电流I1=I1′=$\frac{{U}_{并}}{{R}_{1}}$=$\frac{3V}{12Ω}$=0.25A,
因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I=I1′+I2′=0.25A+1A=1.25A.
故答案为:7.5;1.25.

点评 本题考查电压、电流、电功率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对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不同的两个电阻来说,串联时比较额定电流取小的,并联时比较额定电压取小的,这也是本题的重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AB比BC细)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它们的电阻和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正确的是D
A.RAB<RBC    IAB<IBC
B.RAB=RBC     IAB=IBC
C.RAB>RBC  IAB>IBC
D.RAB>RBC  IAB=IBC
选择理由在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串联电路电路处处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湿衣服变干B.夏天,冰棒冒“白气”
C.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很快不见了D.寒冬窗玻璃结冰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B、hC的位置滚下(mA=mB<mC,hA=hC>h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
(1)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质量保持不变,实验时应选择甲乙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
(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甲丙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分析可得到汽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安全隐患越大.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能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不能(能,不能),理由是木块通过的距离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东海大桥始于上海,总长达33km.一辆汽车匀速通过大桥的时间约为0.5h,则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如果汽车的速度为50km/h,则通过大桥的时间要用多少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为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
(1)实验中将通过观察所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判断磁性强弱;
(2)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改变电流的大小;
(3)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改变电流,电磁铁总是不能吸引大头针,那么该电磁铁到底有没有磁性呢?他们通过其他方法验证是有磁性的.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把小磁针放到螺旋管的下端,断电时,小磁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闭合开关,如果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磁性.(写出一种即可)
(4)小王准备运用特定仪器测量A、B、C三点的磁性强弱,则他的假设是: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正立(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D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4)小明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二极管,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2(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2(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2(丙)中D 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假日里,李红和爸爸开车去旅游,车行至一座山前鸣笛,经过2s后听到回声,问鸣笛处车距山有多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各组物质,全部属于导体的是(  )
A.橡胶、沥青B.玻璃、硬币C.盐水、铅笔芯D.铁丝、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