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用皮带带动它们一起转动.将一把塑料尺,依次接触每一个齿轮,该装置可用来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结论是: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也就是说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解答 解:当纸片与齿轮接触时,齿轮越多的可以使纸片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越多,纸片发声的音调就会越高;
由图可知,B的齿轮数最多,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会振动次数最多,音调最高;
因此该装置可用来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结论是: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也就是说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故答案为:频率;音调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也就是说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点评 此题结合齿轮和纸片接触发声的实验考查了物体振动频率与其音调的关系,要切实理解掌握,是易错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铁水凝固成铁块B.金属球被“神舟9号”带上太空
C.把菜刀表面磨光D.将铁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甲所示,为一只手电筒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乙为其电路图.它有一个由两节干电池(总电压为3V)供电的灯泡和一个聚焦反射镜组成,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小灯泡电阻为10Ω.
(1)求电路接通后通过灯丝的电流;
(2)小灯泡发光时的电功率是多少?其10s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3)为解释光的有关现象,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他认为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每份能量叫做一个光子.若灯泡发光的每个光子的能量约为3×10-19J,请你计算小灯泡在10s内发出多少个光子.(假设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光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U=6V保持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A.已知电阻R2的阻值为10Ω.求:
(1)电阻R1的阻值;
(2)电阻R2在10s内消耗的电能;
(3)电路消耗电能的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路边小屋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车在小屋旁的公路上,观察如图,判断以下关于两车相对于小屋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  )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a、b 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有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分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OF是反射光线,分界面是BE.(选填“CG”或”“B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生活中,人们常常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请推测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或给单位前填上合适的数据:
(1)交警部门要求,城区电动车的速度不能超过30km/h;
(2)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km/s.
(3)0℃,1标准大气压下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王老师在我县挪步园风景区拍摄一幅照片:清晨阳光射入森林,形成一条条笔直的光束.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有雾的天气,更容易看到笔直的光束
B.林间的树荫是由于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而产生的
C.要想拍出森林的全景照,王老师应该向后移动,同时把镜头向后缩
D.阳光穿过树叶间隙投射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b端移到a端,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当两条线相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20Ω,图线乙如果经过点(0,6),若故障发生在电阻R1或R2上,则故障是R2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