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定值电阻R0为5欧,将两个电压表V1和V2分别并联接在电路的适当位置.闭合电键记下此时两表的示数,如表第2行所示(即第1次滑片移动).然后向左移动变阻器滑片P且使每次减少相同的阻值,其中后两次电表示数分别如表第4行、第5行所示(即第3、4次滑片移动).求:
(1)当电压表V1示数为6.0伏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2)当电压表V2示数为13.5伏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3)滑动变阻器每次减少的阻值△RP及第3行(第2次滑片移动)两电表的示数.
滑片P
移动的次数
V1(伏)V2(伏)
13.015.0
2
34.513.5
46.012.0

分析 (1)由图知,R0与RP串联,滑片向左移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和表中两电压表示数分析两电压表所测电压;
由欧姆定律计算V1示数为6.0伏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2)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V2示数为13.5伏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
(3)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分别各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根据滑动变阻器每次减少的阻值相同得到△RP并计算第三行中电压表示数.

解答 解:
(1)由电路图知,R0与RP串联,滑片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I=$\frac{U}{R}$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
由U=IR可知R0两端电压变大,由UP=U-U0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
由表中数据知,V1示数变大,V2示数变小,即V1测R0两端的电压,V2测RP两端的电压.
所以当V1示数为6.0伏时,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
I0=$\frac{{U}_{0}}{{R}_{0}}$=$\frac{6V}{5Ω}$=1.2A;
(2)当电压表V2示数为13.5伏时(即UP'=13.5V),R0两端的电压U0'=4.5V,
电路中电流:I'=IP=I0'=$\frac{{U}_{0}'}{{R}_{0}}$=$\frac{4.5V}{5Ω}$=0.9A,
所以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值:
RP′=$\frac{13.5V}{0.9A}$=15Ω;
(3)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
RP=$\frac{{U}_{P}}{I}$=$\frac{{U}_{P}}{\frac{{U}_{0}}{{R}_{0}}}$=$\frac{{U}_{P}}{{U}_{0}}$•R0
第1次移动滑片后变阻器连入阻值:R1=$\frac{15.0V}{3.0V}$×5Ω=25Ω,
第3移动滑片后变阻器连入阻值:R3=RP′=15Ω,
第4移动动滑片后变阻器连入阻值:R1=$\frac{15.0V}{3.0V}$×5Ω=25Ω,
因为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且使每次减少相同的阻值,所以第2次移动滑片后的电阻为20Ω,即滑动变阻器每次减少的阻值△RP=5Ω;
所以第三行(第二次移动滑片)后电路中电流:
I=$\frac{U}{{R}_{0}+{R}_{3}}$=$\frac{18V}{5Ω+20Ω}$=0.72A,
所以此时电压表V1示数:UV1=IR0=0.72A×5Ω=3.6V,
V2数:UV2IR0=0.72A×20Ω=14.4V.
答:(1)当电压表V1示数为6.0伏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1.2A;
(2)当电压表V2示数为13.5伏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为15Ω;
(3)滑动变阻器每次减少的阻值△RP为5Ω,第3行两电表的示数分别为3.6V和14.4V.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两电压表所测物理量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9.居民楼的楼道里安装有声光控开关,天亮时光控开关自动断开,天黑时自动闭合;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声控开关自动闭合,无人时自动断开.请将图中“声控开关”、“光控开关”、“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入电路,设计出只有夜间且有声音时灯才会亮的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同时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同学们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主要想研究:①像与物大小的关系;②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③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器材,如图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方便、顺利完成实验,应选择蜡烛AC(填写字母)进行实验;除老师提供的器材以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尺.
(2)实验时点燃其中一支蜡烛,并将其竖立在玻璃板前方白纸上的某个位置,然后应从玻璃板的前(选填“前”或“后”)方观察点燃蜡烛的像;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同学们在玻璃板的同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了点燃蜡烛的两个像,你认为形成两个像的主要原因是: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
(4)玻璃板前方点燃的蜡烛位置不动,当移去玻璃板后方的蜡烛,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将没有(选填“有”或“没有”)烛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啄木鸟捕食躲藏在树干虫洞中的虫子时,会用嘴敲击树干,使树干振动,发出“咚咚”的啄木声.啄木鸟用力不同,产生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声波通过树干和虫洞内的空气传播到虫的位置,听到声音的虫子昏头转向,逃到洞口被啄木鸟捕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并保持不变.
(1)按图甲,在图乙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正到正确的位置上.
(2)正确连接电路并正确操作后,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下表中数字序号1.再移动滑动变阻R2的滑片,测出通过电阻R2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表中的数据表明:在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加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10Ω.
数据序号 1 2 3
 电压U/V 2 2.5
 电流I/A 0.40.5 0.6
(4)如果还想利用此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用到的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则电流表的量程应该选择0-3A,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应不小于4V(电压表选择了合适的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所以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都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实像(选填“实像”或“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9cm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今年冬天重庆主城的气温约为-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在“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天平调节平衡后,按图丁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请你指出图丁中的两个错误:
①手拿砝码; ②物体放在右盘.
(3)改正方法后,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小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16.4g.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20cm3,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0.82×103kg/m3
(4)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选填“大”或“小”),原因是杯子内壁上有少量的残留液体,测得的体积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刚同学在不同的水平路面上以不同的速度骑不同质量的自行车时,发现不踩踏脚板时,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不同,他提出了“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自行车的初速度有光;
猜想二: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道路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自行车滑行的距离可能与自行车的质量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水平木板上搭成一斜面,并准备了一个小车、一把量程为1m的刻度尺、一条毛巾、一块棉布(毛巾、棉布质量忽略不计)实验器材.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为探究猜想一,他先后将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记录小车在相同表面上滑行到静止的距离,三次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为探究猜想二,他先后将小车从斜面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三次实验中小车最后静止时如图2所示;
(3)综合(1)(2)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小车的质量相同时,小车滑行的距离与小车的初速度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他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完成猜想三的实验探究;(要求:实验具有可操作性)
(5)设计出探究“猜想二”的记录数据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