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下列“影”的形成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
A.湖水中的“倒影”B.夏天乘凉的“树影”
C.民间皮影戏的“皮影”D.春游时的“摄影”

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把影子、倒影、摄影的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

解答 解:A、湖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夏天乘凉的“树影”是由于树遮挡了光线,所以形成了“树影”,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属于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摄影是应用照相机来完成的,属于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以及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理解各词语的含义是选出正确答案的前提.同时此题也体现了学科的整合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或1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如图所示.将蜡烛、光屏分置于光具座上透镜的两侧,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先后两次蜡烛放置在距B点5厘米处,保持透镜在A点位置不变,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大小不同的两个像.比较两次所所的像,当蜡烛置于光具座上25.0厘米刻度处时,所成的像较小;保持蜡烛及透镜的位置不变,若要使光屏接收到像较小,应选用焦距为5.0厘米的透镜进行实验,且光屏应在光具座上55~60厘米刻度之间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密度均匀的物体A、B高度相等,底面积A大于B,A对地面的压强大于B对地面的压强.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体积,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的关系是(  )
A.pA′一定大于pBB.pA′可能大于pBC.pA′一定小于pBD.pA′可能等于p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条粗细均匀的电阻线,电阻为2Ω,要使其电阻变为32Ω,应该把它的长度均匀拉长为原来的(  )
A.2倍B.4倍C.8倍D.16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R1为定值电阻,R2是最大电阻值为20欧的滑动变阻器,电源恒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变阻器的中点C处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安,求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人体发热时,要降低体温可用湿毛巾敷在头部,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也可用酒精擦拭身体,这是利用酒精汽化时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体积为1cm3的小铁块,把它放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将它放在水银中静止不动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少?(g=10N/kg,ρ=7.9×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就越多
B.两手互相摩擦时,手会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在热传递过程中,都是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热
D.水壶里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是物理兴趣小组设计的测定风速的装置.当吹过探头的风速增大时,由于探头上、下表面空气流速不同,空气对探头产生向上(向上/向下/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增大,探头带滑片p移动,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增大/减小/不变).为了让风速增大时,该风速测定装置的示数变大,请你提出一项合理的改进措施:将电压表改与电阻R2并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