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橡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它的形状、体积、质量、密度四个量中,发生变化的是形状、体积、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密度.

分析 质量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多少有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恒定的.与其质量和体积没关系.

解答 解:
橡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橡皮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少了,则质量变小了、体积变小了、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密度不随形状、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故答案为:形状、体积、质量;密度.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需要特别清楚的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形状、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把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只盛有不同液体的杯子里,静止时小球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球所受的浮力F和F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FB.F<FC.F>F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如图甲所示是一个定值电阻R和一个LED灯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图象.

(1)观察图象可知,R的阻值为__________Ω.

(2)如图乙所示,将LED灯与R串联在电路中,若LED灯的电功率为0.06W,则R中的电流为_____A,电路的总功率为__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根据对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分析,你认为吸热放热特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夏天吃雪糕凉爽 B. 将手沾些冷水后拿热包子不太烫

C. 秋天变冷的早上降霜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3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5安.求:

①电阻R1两端电压U1
②变阻器R2消耗的电功率P2
③现用阻值为R0(5欧≤R0≤20欧)的电阻替换电阻R1,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电流表、电压表表盘如图(b)所示.求:电阻R0的阻值及此时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是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河岸边的树和房屋在水中所成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其中的物理道理是: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和房屋在水面成倒立等大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a、b两条光线是由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试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作出入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建构密度概念:
步骤取长方体铝块、干松木,分别测出质量,用刻度尺测出边长并计算体积,数据
分别填入表格一、二.请将表一、表二数据补充完整.
数据
表格
铝块1铝块2铝块3
m/g2781
V/cm3102030
表一
松木1松木2松木3
m/g51015
V/cm3102030
表二
图象请在右图中用描点法画出干松木的m-V图象.
结论结论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结论2: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2)测量盐水密度:
过程
步骤
①将m、V带入公式中,算出盐水的密度ρ;
②将玻璃杯里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③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
④在玻璃杯中盛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1
⑤根据m1、m2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以上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③⑤①(填序号).
数据
表格
m1/gV/cm3m2/gm/gρ/(kg/m3
123.640   
方法用天平和量筒组合起来使用来测量物质的密度,运用了组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其中R是定值电阻.
(1)电路中有一根导线的连接不适宜,需要改接.请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画出改接的导线.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右端(左/右).
(2)闭合开关,三次调节变阻器,得到表一中的数据.由这些数据:
①可看出这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②分析实验数据,可概括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一 
实验序号123
电压/V2.02.42.8
电流/A0.400.480.56
表二
实验序号123
电压/V0.51.21.5
电流/A0.500.400.30
(3)在探究电流与另一个物理量的关系时,需要多次更换电阻.并且每次更换后都要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小明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了另一种实验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MN是一根金属电阻丝,Q是一个金属夹.主要实验步骤是:先将Q移到最左端,再调节滑动变阻器,确保电流不超过电流表所选用的量程;然后从左向右且有间隔地改变金属夹的位置,得到表二中的数据;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但是,由小明的实验,虽然可看出“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但无法得到“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关系.请分析小明的实验,具体指出存在的问题: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丝MQ的阻值时,没有移动滑片控制MQ两端电压不变,同时无法知道导体电阻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