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单位换算:
2.4A=2.4×103mA;
105V=102kV;
25kΩ=2.5×10-2MΩ.

分析 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

解答 解:由1A=103mA可得:2.4A=2.4×103mA;
由1V=10-3kV可得:105V=105×10-3kV=102kV;
由1kΩ=10-3MΩ可得:25kΩ=25×10-3MΩ=2.5×10-2MΩ.
故答案为:2.4×103;102;2.5×10-2

点评 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声波的波形图.由图可知,甲、乙两声波的响度和音调相同,音色不同(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自然界中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循环系统;陆地、海洋和大气间水发生的循环,其中会放出热量的是(  )
A.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B.冰山积雪熔化变成水汇入江河
C.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D.植物、土壤中水蒸发升入天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燃烧值是1.28×107J/m3,又可表示为1.43×108J/kg.由此可看出(  )
A.同样是氢气,燃烧值可以不同
B.1kg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11.2m3
C.1kg氢气燃烧一定放出1.43×108J热量
D.氢气作为燃料,燃烧时严重污染了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剥去纸,冰棍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纸,过了一会,冰棍开始“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D.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是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的电路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
B.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与小灯泡是并联的,工作时互不影响
C.电动机与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互不相等
D.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动机与小灯泡是串联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1,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如图2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所以电路中有电流,电路的两端一定有电压
B.根据公式C=$\frac{Q}{(m•△t)}$,可知物质的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与温度升高的度数成反比
C.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热量增加
D.根据公式R=$\frac{U}{I}$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大到核电站、火力发电厂,小到小汽车,都是使用水作为散热的物质.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其他物质大得多的缘故.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