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某工厂设计了一个蓄水池(如图所示),水源A罐的液面高度h1保持不变.罐底有一个小出水口,面积为S1.孔下通过一个截面积为S2活塞与杠杆BC相连.杠杆可绕B端上下转动,另一端有一个中空的圆柱形浮子,横截面积为S3,BO是杠杆总长的$\frac{1}{3}$.原设计打算当杠杆水平时,浮子浸入水深为h2,活塞恰好能堵住出水口,但在使用时发现,活塞离出水口尚有极小一段距离时,浮子便不再上浮,此时浮子没入水深为h3.为了使活塞自动堵住出水口,只得将浮子的重量减去G′.减重前活塞S2比A容器底部低$\frac{{h}_{3}-{h}_{2}}{3}$,减重后活塞S2恰好与A容器底部相平.试求浮子应减去重量G′的大小.(活塞及连杆的重量不计,杠杆所受浮力不记.)

分析 分别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浮子C减重前、后杠杆平衡的等式,求出浮子减重前、后重力的大小,然后求得浮子应减去重量G′的大小.

解答 解:
(1)浮子减重前重力为G,
由阿基米德原理,浮子受到的浮力:FgVgS3h3
对杠杆C端作用力:FC=F-G=ρgS3h3-G;
由p=$\frac{F}{S}$,A容器中水对活塞压力:FO=pS=ρgh=ρgS2(h1+$\frac{{h}_{3}-{h}_{2}}{3}$),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CL=FO×$\frac{1}{3}$L,
即:(ρgS3h3-G)×L=ρgS2(h1+$\frac{{h}_{3}-{h}_{2}}{3}$)×$\frac{1}{3}$L
解得:G=ρgS3h3-$\frac{1}{3}$ρgS2(h1+$\frac{{h}_{3}-{h}_{2}}{3}$);
(2)浮子减重后重力为G1
同理:
对杠杆C端作用力:FC′=F′-G1gS3h2-G1
A容器中水对活塞压力:FO′=p′S=ρgh′=ρgS1h1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C′L=FO′×$\frac{1}{3}$L,
即:(ρgS3h2-G1)L=ρgS1h1×$\frac{1}{3}$L,
解得:G1gS3h2-$\frac{1}{3}$ρgS1h1
(3)浮子减去的重量:
G′=G-G1
gS3h3-$\frac{1}{3}$ρgS2(h1+$\frac{{h}_{3}-{h}_{2}}{3}$)-(ρgS3h2-$\frac{1}{3}$ρgS1h1
=$\frac{1}{3}$ρg[S1h1+3S3(h3-h2)-S2(h1+$\frac{{h}_{3}-{h}_{2}}{3}$)]
答:浮子应减去重量G′的大小为$\frac{1}{3}$ρg[S1h1+3S3(h3-h2)-S2(h1+$\frac{{h}_{3}-{h}_{2}}{3}$)].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压强、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正确分析杠杆上两种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有相当的难度,要细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B;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左(选填“左”或“右”)图;
(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99℃,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宇使用的是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圆柱体A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N/kg)

(1)浸没前,A逐渐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将增大;
(2)浸没时,A受到水的浮力为1N,排开水的体积为1×10-4m3
(3)实验结束后,小宇整理器材,用抹布抹干A上的水,把A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丙所示),则A对桌面的压强为6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则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B.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
C.R2两端的电压先减小后增大D.R2的电功率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两个导体的电阻之比为3:2,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1:4,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之比为(  )
A.3:32B.3:2C.6:1D.3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6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我们在图中的M、N之间接入不同的待测电阻和小灯泡,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请完成下列填空.
(1)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仅将M、N之间的电阻由10Ω替换成5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将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要使电压表示数不变,应将滑片向b(选填“a”或“b”)端滑动到一定位置.
(2)若在M、N之间接入额定电压为3.6V的小灯泡L,调节滑片P使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4A,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864W.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现在的位置不动,将灯泡L换成看不清标识的电阻箱,只调节电阻箱,将电压表的示数调为3.6V时,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5Ω.
(3)为探究串联电路总电阻的阻值与各串联电阻的阻值之间的关系,他们将R1=5Ω和R2=10Ω的定值电阻串联后接入M、N之间,滑动滑片P,读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下:当U1=2.92V时,I1=0.20A;当U2=4.44V,I2=0.30A.以上两组数据合理吗?为什么?合理,两次测得的电阻值都在误差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电灯L的电阻均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下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重量为1N;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下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从图中可以计算得出物体的体积是1×10-4m3.(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关于材料、能源及通信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电路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制成的
B.超导材料不可用于电饭锅的电热丝
C.卫星电视是通过电磁波传送和接收信号的
D.核能既是可再生能源又是新能源,所以应该大力发展核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