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照射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这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分析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解答 解: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边长a=10cm、重6牛的正方体木块,用绳子将它拴在盛水烧杯底部的钩子上,如图所示.
求:(1)木块的密度;
(2)浸没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3)绳子对木块向下的拉力;
(4)绳子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所受浮力.(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如图甲),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在相同的时间内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ma、mb、ca、cb表示a、b两液体的质量和比热容,则结合图中信息作出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ma=mb,则ca>cbB.若ma=mb,则ca<cbC.若ca=cb,则ma<mbD.若ca=cb,则ma>m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利用起重机打捞水中物体的示意图,吊臂前端由滑轮组组成,动滑轮总重300Kg,绳重和摩擦不计.现在用此起重机从水中把质量为2×103Kg,体积为0.8m3的物体G匀速提起,滑轮组上钢丝绳拉力F的功率为3KW(g=10N/Kg,ρ=1.0×103Kg/m3).求: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物体离开水面前拉力F的大小;
(3)物体离开水面前上升的速度;
(4)物体离开水面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成为寻常百姓家里的代步工具.小丽的爸爸用汽车送她上学,走到学校附近的路口,向左来了一个急转弯,小丽顿时产生被向右甩出的感觉.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2.50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兰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另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
(1)蜡烛B要与蜡烛A完全相同,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时,他应该在玻璃板前(选填“前”或“后”)观察蜡烛的像,所成的像是虚(选填“虚”或“实”)像.
(3)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ρ为(  )
A.1:2B.2:1C.4:1D.8: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理想实验法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 理的推想,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它既要以实验事实作基础,但又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结论.以下物理规律的得出符合这一物理学方法的是(  )
A.欧姆定律B.阿基米德原理C.光的反射定律D.牛顿第一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