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图.(填“甲”、“乙”)
(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②.(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分析 (1)掌握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要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需保持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不同,所以使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
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保持物体的速度相等,质量不同,所以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2)根据甲、乙两图分析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中通过木块被小球推动的距离来反应小球动能的大小.

解答 解:(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需保持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不同,甲图让同一小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可以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乙图中,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所以是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由图甲知,小球的质量相等,小球滚下的高度越大,到达底面的速度越大,则将木块推动的越远,说明具有的动能越大,可得当物体的质量相等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由图乙知,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速度相等,小球的质量越大,木块被推动得越远,说明动能越大,可得当物体的速度相等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综合可知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这个实验中,利用小球推动木块距离的长短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这是应用了转换法;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这是类比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是转换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甲;(2)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3)距离;②.

点评 此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主要考查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很典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5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指针偏转,电压表示数为0,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小灯泡短路.
(4)排除故障后,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在第1次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2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A.
实验次数电压表示数
U/V
电流表示数
I/A
小灯泡电功率
P/W
12.0
22.50.220.55
32.80.40.67
(5)测量完成第一组数据后,王强想测量额定功率,他应该将滑动变阻器向右(选“左”或“右”)移动,由上表可知,该灯的额定功率为0.55W.
(6)王强对表中数据经过计算发现小灯泡电流越大,电阻越大,可能的原因是电阻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及电阻R0均恒定不变,当可变电阻R先后被调为8Ω和2Ω时,可变电阻R的电功率都是2W,则R0=4Ω,U=6V,电源先后供给电路的功率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为宾馆房间取电房卡.将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房卡的作用相当于电路元件中的(  )
A.电源B.开关C.电阻D.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a、b 分别与标有“一”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此时,电流是从导线a(填“a”或“b”)流入电流表,其示数是0.4A.为了增大指针的偏转角度从而减小读数误差,应将导线a与标有“0.6”的接线柱相连,b与标有“-”的接线柱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物体在空气中重20N,全部浸没在水中称量时,只有16N,说明该物体受到的浮力是4N,它排开水的重力为4N,这些水的体积是4×10-4m3,由此可知该物体的体积是4×10-4m3.该物体的质量是4×10-4kg,算得该物体的密度是5×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A处的电流IA/AB处的电流IB/AC处的电流IC/A
10.100.120.22
(1)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该结论的得出是否可靠不可靠;理由是只进行了一次实验.
(2)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你的具体做法是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3)结合你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提出一条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使用三个电流表同时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小明通过在杠杆两侧增减钩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次试验后得出了“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一错误结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没有改变力的方向B.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D.实验次数较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以下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量的估计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名正常体重的中学生质量约为100kg
B.同学的身高约为160mm
C.我们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1m/s
D.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