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8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在当日18: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这座桥梁的时间30s.
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2)火车的长度.

分析 (1)根据v=$\frac{s}{t}$来计算平均速度;
(2)首先根据s=vt求出列车通过的距离,根据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火车长与桥长之和得出火车的长度.

解答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8: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10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frac{s}{t}$=$\frac{1800km}{10h}$=180km/h,
(2)v′=40m/s,
由v=$\frac{s}{t}$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t′=40m/s×30s=1200m,
则火车的长度s火车=s′-s=1200m-400m=800m.
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80km/h;
(2)火车的长度是800m.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计算,弄清火车完全过桥时行驶的路程为桥长与火车长的和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重庆一中艺术季元旦文艺演出中,坐在礼堂各个方向都能看清楚节目,因为灯光照在表演者身上发生漫(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工作人员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一个凸透镜,其对光有会聚(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小华制成如图所示的“自动给水装置”,是用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子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好被水浸没.其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主要是由于(  )
A.瓶的支持力的作用B.大气压的作用
C.水的浮力作用D.瓶的重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楼道中的声光控开关,实质上是由“声敏”和“光敏”两个开关组成的,有声响时,“声敏”开关是闭合(选填:“断开”或“闭合”),环境光线很明亮时,“光敏”开关是断开(选填:“断开”或“闭合”).“声敏”和“光敏”两个开关,在电路中应该属于串联(选填“串联”或“并联”)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宁启(南京一启东)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全长360km,承担运行任务的“和谐号”动车组,最高车速可达350km/h.某次列车下午17:10从南京发车,傍晚18:40到达启东,则这次列车的平均速度为240 km/h.此时列车上的乘客相对于列车是静止,为了确保行车安全,铁路检查员在列车到站时要对轨道进行检测,工人师傅用一根铁棒敲击轨道,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正常,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填“能量”或“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温达到沸点,水不一定会沸腾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时温度不升高,所以不需要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来定义的.初中物理经常用到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下列物理量中所采用的定义方法与速度不同的是(  )
A.比热容B.C.机械效率D.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水温分别为25℃和75℃,现将一温度为85℃的金属球放入甲容器中,热平衡后水温升高到45℃,然后迅速取出金属球并放入乙容器中,热平衡后以容器中水温为(不计热量散失和水的质量的变化)(  )
A.65℃B.60℃C.55℃D.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