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动物块A运动,已知拉力F的大小为8N,物块A在10秒内向右匀速运动了5cm,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为18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5c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分析 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s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根据W=Fs求出总功,根据W=fs求出有用功,利用η=$\frac{{W}_{有}}{{W}_{总}}$×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由图可知,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s=3×5cm=15cm=0.15m,
总功:
W=Fs=8N×0.15m=1.2J,
有用功:
W=fs=18J×0.05m=0.9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frac{{W}_{有}}{{W}_{总}}$×100%=$\frac{0.9J}{1.2J}$×100%=75%.
故答案为:15;7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移动距离的计算和机械效率的计算,要注意有用功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明提一重30N的滑板在匀速水平路面上前行了10m(如图1).

(1)请在图2中,画出滑板受到的提力的示意图和滑板移动的距离.
(2)这个过程中提力对滑板没有(选填“有”或“没有”)做功,提力对滑板做的功为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明在学习“物质的比热容”时,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用相同的酒精灯
加热,测得它们升高的温度如表,并在如图中作出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min0.51.01.52.02.5
升高的温度/℃2.04.06.08.010.0
沙子4.37.915.218.421.5
(1)实验中选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同时加热2min时,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2)沙子在1.0~1.5min内升高的温度有明显异常,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用玻璃棒搅拌,使沙子受热均匀.
(3)如果同组一起实验的小华在读沙子的温度时,每次都比小明提前4s且读数准确,则小华画出的沙子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会在图中图线的下方(选填“上”或“下”).
(4)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t.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质量之比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比较不同物质(水和食用油)吸热的情况
(1)实验方案设计: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看看这两种物质的吸热情况是否存在差异.
(2)可以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手表、天平及砝码、温度计.
(3)利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食用油.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当它浸没在液体中时,可认为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等.
(4)请思考怎样得到相同质量的水和油:用天平测出相等质量的水和油.怎样比较水和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通过加热时间多少.设计表格,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不用写数据).
(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怎样表示不同物质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呢?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是测灯L1和L3的电流;当开关S、S1、S2均闭合时,此时电流表测的是灯L2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它在“中华十大名山”排名中居第四位,其南北长约40□,东西宽约30□.“40”与“30”后的框中的单位应为(  )
A.kmB.dmC.cmD.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B.误差的产生和测量工具有关
C.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会产生误差D.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可以避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cm、30cm、45cm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距离/厘米

时间/秒
实验次数
153045
11.001.922.82
20.991.942.80
30.961.902.78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v=$\frac{s}{t}$[$\frac{0.15米}{1.00秒}+$$\frac{(0.30-0.15)米}{(1.92-1.00)秒}$+$\frac{(0.45-0.15)米}{(2.82-1.92)秒}$]÷3=…
方法2:
v=$\frac{s}{t}$=$\frac{0.45米}{2.82秒}$=…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方法2.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大纸板角度(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增加玻璃管的长度(写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B.有些分子可以被肉眼捕捉到
C.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处在静止状态D.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