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科技周上陆维同学制作了一把可以测定物质密度的杆秤,秤杆质量忽略不计.下面是他的实验步骤:
(1)使用时,他把被测物体A挂在杆秤的挂钩上,移动质量为50克的秤锤,使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L1=50cm;再将被测物体A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移动秤锤使秤杆再次水平平衡,测出L2=10cm;如图示,由此他计算出被测物体的密度ρ=1.25×103kg/m3
(2)若物体A质量为100克,圆柱形烧杯的底面积为100cm2.现剪断细线,当物体静止后会有0克水溢出,烧杯底面增加的压强是20Pa.

分析 (1)设被测物体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挂物处离提纽的距离为L0,秤锤重为G0,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出等式后判断即可;
(2)由于物体A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下落后总体积不变,不会有水溢出,增大的压强就是增大的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解答 解:
(1)设被测物体的密度为ρ,体积为V,挂物处离提纽的距离为L0,秤锤重为G0
物体在空气中,秤杆水平平衡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ρVgL0=G0L1-------①
物体浸没在水中,秤杆再次水平平衡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ρVg-ρVg)L0=G0L2-----②
②式÷①式,化简可得物体的密度:
ρ=$\frac{{L}_{1}{ρ}_{水}}{{L}_{1}-{L}_{2}}$=$\frac{50cm×1×1{0}^{3}kg/{m}^{3}}{50cm-10cm}$=1.25×103kg/m3
(2)已知被测物体A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剪断细线后,由于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会下沉,而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当物体静止后不会有水溢出,故m溢出=0g;
物体A的重力:GA=mAg=0.1kg×10N/kg=1N,
物体A的体积:V=$\frac{{m}_{A}}{ρ}$=$\frac{0.1kg}{1.25×1{0}^{3}kg/{m}^{3}}$=8×10-5m3
物体A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gVgV=1×103kg/m3×10N/kg×8×10-5m3=0.8N,
剪断细线前,烧杯底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加上物体对水的压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物体对水的压力等于浮力,所以烧杯底面受到的压力F1=G+F
剪断细线后,物体静止时,烧杯底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加上物体的重,即F2=G+GA
所以,烧杯底面增加的压力:
△F=F2-F1=GA-F═1N-0.8N=0.2N,
烧杯底面增加的压强:△p=$\frac{△F}{S}$=$\frac{0.2N}{100×1{0}^{-4}{m}^{2}}$=20Pa.
故答案为:(1)1.25×103kg/m3;(2)0;2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杠杆的平衡条件以及浮力、压强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较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小华组的同学们按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完全一样,则(  )
A.灯泡L1和L2的电压分别是8V、2VB.灯泡L1和L2的电压分别是10V、2V
C.电源电压是10VD.电源电压是12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R=5Ω实验次数1234
电压/V1.02.03.04.0
电流/A0.20.40.60.8
(1)分析和论证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由表一可得: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表二
U=3V实验次数123
电阻/Ω51015
电流/A0.60.30.2
由表二可得: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Ω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大于3V(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此时应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3)在实验开始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右端(选填“左”或“右”)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请选择自己身边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并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器材:
(2)主要实验步骤:
(3)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液体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
10.151
20.1102
30.2104
40.1101
50.1202
60.2204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不正确;实验中使用的电加热器相同,加热相同的时间,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吸收的热量多少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甲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拿起下列哪个物体所用的力大约是1牛顿(  )
A.一只鸡B.两个鸡蛋C.一把椅子D.两瓶饮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力有两种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改变物体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但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这表明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C.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D.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增大,反射角会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