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将质量为mA和mB的A、B两物体拉离地面.先将A物体拉离地面时,绳端的拉力为F1,再将B物体拉离地面时,绳端的拉力为F2.已知两次的拉力比F1:F2=2:3,则将物体A、B拉离地面,装置的机械效率η1:η2=________.(不计绳重和摩擦)


分析:两次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组成的滑轮组,把不同物体提升了相同的高度,在不计绳重和机械摩擦情况下,做的有用功不同,额外功相同,根据η=即可解答.
解答:η1=×100%=×100%;
η1=×100%=×100%;
∵F1:F2=2:3
∴η1:η2===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好“在不计绳重和机械摩擦情况下,有用功就是提升重物所做的功,额外功就是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这一关系,在有些题目里能较快地得到答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大兴区二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将质量为mA和mB的A、B两物体拉离地面.先将A物体拉离地面时,绳端的拉力为F1,再将B物体拉离地面时,绳端的拉力为F2.已知两次的拉力比F1:F2=2:3,则将物体A、B拉离地面,装置的机械效率η1:η2=
3mA
2mB
3mA
2mB
.(不计绳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滨湖区二模)小明和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材料与长度均相同的金属丝,已知甲电阻比较小,则两根金属丝中横截面积较大的是
(选填“甲”或“乙”).
(2)实验中,小明和小丽发现
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较快.这表明:在
电流
电流
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3)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
质量
质量
相等的水,并使甲、乙两烧瓶中金属丝的电阻
相同
相同
.水和煤油吸热升温,这是通过
热传递
热传递
来改变液体内能的.
(4)为了使看到的现象更明显,小红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在相同的烧瓶A、B中装满煤油,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当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
B
B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
B.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
C.让不同的纸团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
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弹性势能与弹性形变的关系.他分别将小车挤压弹簧至A1、A2、A3…等多处的位置放手,观察小车每次被弹开的距离.结果发现弹性形变越大,小车被弹开的距离就越
,则说明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
.小明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同种类的弹簧在弹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小明猜想:在形变相同时,弹性势能还可能与制作弹簧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找来三根直径、外形和自然长度都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1、2、3,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用小车挤压弹簧l至A1的位置,观察记录小车被弹开的距离S1
②再用小车分别挤压弹簧2、3至
A1
A1
的位置,观察记录小车被弹开的距离分别为S2、S3
(1)完成实验步骤中②的填空,使其完整.
(2)分析得出结论:
S1、S2、S3相等(或S1、S2、S3不相等)
S1、S2、S3相等(或S1、S2、S3不相等)
,则说明
在形变相同时,弹性势能与制作弹簧的材料无关(或在形变相同时,弹性势能与制作弹簧的材料有关)
在形变相同时,弹性势能与制作弹簧的材料无关(或在形变相同时,弹性势能与制作弹簧的材料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08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将质量为mA和mB的A、B两物体拉离地面.先将A物体拉离地面时,绳端的拉力为F1,再将B物体拉离地面时,绳端的拉力为F2.已知两次的拉力比F1:F2=2:3,则将物体A、B拉离地面,装置的机械效率η1:η2=    .(不计绳重和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