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的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初温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和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温度数据和对应的时间记录在下表中.
时  间 (min)0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9074656057----2120
棉絮组水温(℃)90705533-----20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20℃;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降低了33℃,再计算棉絮包的水降低的温度,由此你能看出,小明和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比较两者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
(3)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B.
A.50℃B.43℃C.39℃D.36℃

分析 (2)要知室内温度,需要看温度不再降时的温度,由图可看出分别下降的温度.
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来比较两者材料的保温性能;也可以采用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长的,保温性能就好.
(3)时间为20min和40min时的温度55℃和33℃,20min内共降低22℃,然后根据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分析即可得出.

解答 解:(2)在150min到180min,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到20℃,不再降了,故室温是20℃.
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33℃,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57℃.
相同时间内,泡沫塑料包降低的温度低,所以,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较好.
(3)因为时间为20min和40min时的温度55℃和33℃分析,20min内共降低22℃,所以在中间30min时,温度应降低11℃,根据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得出降低的温度应大于11℃一点,所以可降低到44℃再多一点,即选项B合适.
故答案是:(2)20;33;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泡沫塑料;(3)B.

点评 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实验的应用,是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如图甲所示的是等大的圆形纸被剪去的扇形大小不等的剩余部分,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准备研究纸锥下落的快慢.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此时应该拿至图乙的A所示的位置释放,同时记录下落至地面的时间,或测出纸锥下落相同的时间运动的距离,就可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2)小华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图丙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0.16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质量为40kg 的货物放在水平地面上.
(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该货物,已知拉力F=250N,货物在10s内被匀速提升了3m.求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
(2)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数如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
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
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同时还要考虑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D.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B.
A.30%     B.40%        C.60%    D.90%
(3)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120℃.

(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升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综合实验--研究两个小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1)请你设计一个验证性小实验,证明“分子间有引力”.
(2)请你完成“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大小关系”的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煤油,3个相同的烧瓶,3支相同的温度计,5Ω、10Ω、15Ω的电阻丝各1根.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人在代谢活动中,食物通过体内的“缓慢燃烧”,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因此,我们可以将食物看成是一种燃料,小明取质量相等的饼干和薯片,利用图示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比较两种食物“这方面性能”的差异.
(1)小明所探究的食物的“这方面性能”指的是食物的热值(填物理量名称);
(2)实验中通过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来反应食物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
(3)实验中应记录食物的质量m1、水的质量m2、加热前的水温t0和燃料燃尽后的水温t1(写出物理量及对应的符号),用c表示水的比热容,此过程中计算水吸收热量的表达式为Q=cm2(t1-t0);
(4)实验时发现食物很难点燃,于是将食物碾碎,并将食物与质量相等的酒精混合后充分燃烧,这样操作对于比较亮食物放出热量的多少无(有/无)影响,运用此方法不能(能/不能)准确计算出食物“这方面性能”的值,理由是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水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做“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1)实验中通过观察U型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图甲中通过把两电阻丝串联起来的方式来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通电一段时间,发现B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较高,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3)采用图乙实验装置,通电相同时间,发现A玻璃管液面上升较高,这表明: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4)该实验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亮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注视B(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2)在丙图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器是C(选填序号)
A.20Ω 0.5A    B.30Ω 1A    C.50Ω 1A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电压;
(5)当另一个同学在按步骤做时,他也先选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2A,当换“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大于(填“大于”、“小于”)0.1A,那么滑片应该向右 移动(选填“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进行“模拟近视眼”的实验探究.
(1)在实验前摆放这些实验器材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
①将蜡烛、眼镜、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同一直线上;
②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2)实验前,晓彤先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二倍焦距外的适当位置,在凸透镜后方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此时晓雪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晓彤只将光屏适当前移后,发现光屏上又可以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实验说明晓雪的眼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适合患有远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人佩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